《回望中医》总结了陈文垲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半个世纪以来的体会和感悟,书分中医新生命、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理论到临床的里程碑——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千年中医、中西有别和选择中医六章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发展历史、中西医比较以及发展方向做出简明扼要的精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读者如何把握与选择中医提出中肯建议,对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回望中医》对启迪读者,特别是青年中医学子、临床医师以及关心热爱中医的社会人士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医颇有裨益。阅读《回望中医》,定会有所收获。
陈文垲,男,出生于1942年12月,重庆市人。1966年本科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江苏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席。主持和承担“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8项,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发表/出版论文、著作80余篇/部。先后从事中医内科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并且自1966年起,50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临证经验丰富。
第一章 中医新生命
一、命运多舛
二、科学等于真理吗?
三、现代西医学的困惑
四、中医获得新生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
第一节 自然哲学原理
一、天人合一观
二、宇宙阴阳观
三、五行系统观
四、精气本原论
第二节 中医的医学理论架构
一、中医生理观
(一)藏象——对人体的功能结构解读
(二)捉摸不足的气与精、血、津液
(三)终将大白的经络
(四)“形神兼备”的一元论
二、中医疾病观
(一)八纲四维层次病机论
(二)值得发扬的四诊合参
(三)灵活机动的治病求本
(四)治病武库——中药及其他
第三节 养生要旨
一、恬淡虚无——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起居有常——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规律作息,顺应四时
(二)不妄作劳
(三)活动锻炼
三、饮食有节 ——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四、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一切致病因素
第三章 理论到临床的里程碑——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一、生平与《伤寒杂病论》的流传
二、巨大贡献
(一)创立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临床治疗学
……
第四章 千年中医
第五章 中西有别
第六章 选择中医
结语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