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重要经济学家货币金融思想》,书中包括四位经济学家,即凯恩斯、熊彼特、哈耶克、弗里德曼;本次出版的《二十世纪重要经济学家货币金融思想》,相当于上次版本的增订本,既保留了上次四位经济学家,又新增了缪尔达尔、蒙代尔、麦金农、古德哈特等四位经济学家;既保留了原“序”、“后记”,又新增了“出版说明”。新增四位经济学家的货币金融思想同前面四位经济学家一样深刻,一样具有现实意义。作为瑞典学派的代表缪尔达尔,继承和发展了维克塞尔的理论,他的一般动态均衡理论,以及把预期的概念引进货币系统分析很有价值;蒙代尔,作为欧元之父,他的优货币区域思想,不仅对欧洲货币统一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经济区域货币合作、改革不乏借鉴意义;麦金农的金融发展理论特别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对中国等转轨国家的金融改革有启迪;古德哈特认为,一项经济指标,不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的依据,否则,会强化这项指标,使该指标失去它代表的价值和信息内涵。
第一编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第一章 凯恩斯货币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改革论》
第二节 《货币论》
第三节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二章 凯恩斯的主要货币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投资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物价理论
第三章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 凯恩斯货币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
第二编 熊彼特的货币金融思想
第一章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 比较:静态经济分析与动态经济分析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第二章 熊彼特的货币信贷理论
第一节 熊彼特的货币信贷理论
第二节 比较:熊彼特货币信贷理论与传统货币信贷理论
第三章 熊彼特的利息理论
第一节 熊彼特的利息理论
第二节 争论:对熊彼特利息理论的批评与辩护
第四章 对熊彼特经济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对熊彼特货币金融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熊彼特经济学体系的评价
第三节 熊彼特货币金融思想现实意义初探
第三编 缪尔达尔的货币思想
第一章 缪尔达尔货币思想概述
第一节 缪尔达尔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缪尔达尔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缪尔达尔货币思想评价
第一节 缪尔达尔货币思想的主要理论贡献
第二节 缪尔达尔货币息想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缪尔达尔货币思想的局限性
第四节 缪尔达尔货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章 货币思想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与凯恩斯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与哈耶克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与弗里德曼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缪尔达尔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第二节 循环累积进程理论
第三节 其他思想的借鉴意义
第四编 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哈耶克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哈耶克的重要经济思想
第二章 “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第二节 货币史上“货币非国家化”的案例
第三节 “货币非国家化”类似实践探讨
第三章 对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一节 “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不足
第三节 “货币非国家化”实现的条件
第五编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第一章 货币数量论
第一节 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
第二节 对货币供给、价格变动、产量变动的研究
第三节 对美国货币史的研究及其提供的证据
第二章 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效性的论证
第一节 对负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的完善与补充
第二节 竖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自然率假说
第三节 对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的论证
第四节 对弗里德曼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简要评价
第三章 货币政策与制度安排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功能与局限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战术架构
第三节 对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建议的简要评价
第四章 浮动汇率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 的各种方法
第二节 浮动汇率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浮动汇率的调整时机
第五章 对弗里德曼主要货币理论观点的评述
第一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框架
第二节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框架的不足之处
第六编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一章 蒙代尔经济思想综述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货币与宏观经济理论
第三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二章 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及实践
第一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欧元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分析
第三章 中国构建最优货币区的优势条件与面临困难分析
第一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的优势条件
第二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面临的困难
第四章 中国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市场开放度和金融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第五章 中国“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构想
第一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目标
第二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的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七编 麦金农的“金融抑制”思想与国际实践
第一章 麦金农金融抑制思想综述
第一节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出台的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麦金农一肖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与应用(1973年至80年代末)
第三节 对麦金农—肖金融理论的完善与修正
第四节 麦金农金融抑制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章 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国际实践与中国的自由化改革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第三节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横向比较
第四节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历程
第五节 各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金融抑制”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第三节 数据来源
第四节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第五节 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金融体系信贷规模及效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七节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八节 政策建议
第四章 总结
第八编 古德哈特的货币政策理论
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
第二节 M理论与C理论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
第四节 货币的演变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传导机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分析
第三节 “货币主义”分析
第四节 对两种观点的验证
第五节 两种观点的一致性分析
第六节 对两种观点的评价
第三章 对部分著名理论的论证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关于基本的IS—LM模型
第三节 关于货币乘数
第四节 关于目前的共识模型
第五节 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第六节 关于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四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关于中央银行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五章 古德哈特定理
第一节 古德哈特定理的内容与产生
第二节 对古德哈特定理的解读与评价
第三节 古德哈特定理的延伸及影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