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梦想(自序)
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语文学得不错,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心里树立下了一个当作家的理想。后来,在父亲(以及当时全社会)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理论引导下,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科,最终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但那一个梦想,始终在心底出没,没有一刻远离。我从初中毕业那个暑假开始自发地写日记(之前的日记都是在老师“逼迫”下写的,早已散失),一直持续到现在,积累的“非职业”文字可能有几百万字了吧。
其实,对于大部分脑力劳动者来说,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写作”,把自己分析、思考和实验的结果呈现给读者,尤其像我,从事的是政策分析工作,最终的产品就是报告、文章和书籍。从业以来,我的职业文字发表数量也累积上百万字了。所以,“写作”这件事情并不局限于“文科生”,特别是在这个文理分科已经很模糊的时代,一个好笔杆让很多人受用终身。但是,长时间的日记写作和科技写作对文风的混合影响非常显著。有些时候,我的职业写作会被批评“有点感性花哨”,而非职业写作又被批评“过于枯燥,有卖弄之嫌”。为此,我有点沮丧,一时感觉自己的心血“左右不是人”。
我的职业写作要求论点清晰、论据扎实、逻辑流畅,在此基础上越简单明了越好。就科技文章而言,一般是四段论,即背景+前人工作基础,方法和数据,结果,总结和建议;文字数量有一定灵活性;至于政策建议报告,则以三段论居多,即背景、问题和建议,文字数量在三千字为宜。大体而言,科技论文需要明确的结论以及结论背后扎实的支撑,而且这结论或论点应该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有所推进,绝对不能是简单重复。时间久了,我的很多非职业写作也呈现出这个特点——总希望给大家呈现一些“观点”,而且是新的观点,然后罗列论据。这个特点在我的“在影院”系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路上”系列,如果条件允许,我也会尽最大努力描写对象的前世今生,而绝不仅仅是写看到了什么、简单想到了什么。我不是卖弄而是确实有所感悟,相信打动我的也能打动同道中人;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尽量选取新颖的角度,让我所撰写的东西超越百度。而且我像写科技论文一样撰写“在路上”系列,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的书桌上会出现很多相关参考资料,以确保每一个独特的史实和具体的数字都有出处,有些会特别以脚注形式给出。虽然文字略显简单质朴,缺少特别细致的铺陈和情绪调动,但通篇的逻辑是严密的,用词是严谨的。这些都是职业写作赋予我的随笔的特质吧。我慢慢接受了这种“混搭”式的文风,并开始乐在其中。
但仍有遗憾的地方。如前所述,我从1986年开始进行文字原始积累,到2006年才抛弃日记本改在电脑上写作,直到2017年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不应该继续以那种略显“私密”的风格进行创作了,否则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改造,最终大概只能放弃了。于是,我注册了新浪博客,正式开始公开而且主题明确地写作了——当然,日记体的写作我也没有放弃,只是不公开而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三年来这些公开的文字大概也接近20万字了。我没有进行任何宣传,只是偶尔发个影评到朋友圈,收获一些赞美,满足一下虚荣心。慢慢地,越来越多篇文章被推荐上新浪博客首页,收获了一些粉丝,还有几篇文章在《北京晚报》等报刊的副刊发表。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有了出版随笔的念头。于是,基于目前公开的文字,再从2017年之前的文字中筛选出一部分,形成了目前的文稿。我通读下来,还是感觉能从中读出日记和“流水账”的痕迹,有些文字与撰写时间点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家中”系列,希望读者谅解。为了便于理解,每一篇随笔后面都标有写作时间。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好处是,读者大致能从中读到我的心路历程。
“在路上”系列占据了一半篇幅。我一点都不同意把这些随笔定义为“游记”,因为在我看来它们远远超越游记。如前所述,我会尽可能地呈现记录地点的今生前世,文字和史实都是严谨的,心得体会是独特的。为此我付出了大量心血。而且我特别忌讳贴照片。网上的游记随处可见,多是一点点文字加大量照片,或者干脆都是照片。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家的年代,照片谁都可以拍,但文字描绘不见得人人擅长。有了太多的图片,人们往往会忽略文字,更不用说编撰文字远比拍照和贴图片花费的心思多,二者完全不可比。因此,即使在这个读图时代,我也坚持以文字为主。我坚信,能够长存的是精心撰写的文字,而不是信手拈来的照片。读者如果想看图片,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到处都是。另外,很多随笔里会提到国际友人,感谢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认识他们。这些朋友的存在让这些记录显得灵动丰厚了许多。
“在影院”里的随笔,我想称它们为“影评”“剧评”,但估计有专业人士不同意。读了《如何写影评》这本书之后,我自己也不敢说它们是“影评”了,至多是“观后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感受,谈不上对影片的评论。写影评,那是很专业的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小时候最怕写“观后感”“读后感”,现在却不说不快,都是拜生活所赐,感谢生活。此外,“在影院”系列的涵盖范围也不局限于电影和戏剧,还包括图书,以及在办公室和书房的一些思考。
“在家中”系列中的小文章大部分跟女儿小凤凰相关,很多文字都是从我写给她的“成长日记”中摘取的,有对她生活的描写,也有对我童年的回忆。另外也有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随笔,例如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的悲观感叹。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少小离家,脚步离家乡越来越远,虽总是自问“日暮乡关何处是”,但也会安慰自己“心安之处即故乡”。路上的风景、电影中的故事总会让焦虑的我寻得片刻慰藉,把它们转化为文字并有机会和读者分享更让我心存感念。完成了这本书,我的作家梦想还要继续下去。在我看来,要成为一位真正的作家,必须要有小说压阵。看看手边积累的厚厚文字,想想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想想自己一直以来的流浪和思考,我相信自己能真正实现这个梦想。
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