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花园集俱乐部三年了,这个由花园设计师组成的队伍活跃在设计一线,每年的“花园集”评奖活动,更是吸引了全国的庭院设计从业者。每年他们都会从全国参评的几百个案例中精心选出几十个优秀案例,集结成一本书。2017年底,《花园集 庭院景观设计》一经面世,就迎来了抢购热潮,花园设计师、有庭院的业主,都纷纷购买,为这样一本高水准的图书而感动。今年,再次有幸成为《花园集 庭院景观设计Ⅱ》的责编,在年底推出这本书,是花园集俱乐部对我的信任,也是去年工作的延续。编辑过程中,可以看得出来,今年的这本书,比去年更为好看了。案例范围更广的,除了传统的别墅花园、阳台屋顶花园、办公花园外,还多了民宿花园和小区花园;设计师的水平更高了,不再只是沿袭传统园林或者借鉴欧美、日式的设计手法,更多了自己的设计领悟,融汇贯通。真心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祝愿您设计的或居住的花园,越来越美。
春秋时光
项目地点:上海
花园面积:420 平方米
花园造价:硬装120 万元+ 软装30 万元
设计师:朱高峰、方涛、宋海波
设计单位:苏州师造设计、朱高峰创作社
施工单位:苏州枫品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人讲究和自然环境一起经营生活。这个传统的独立式老洋房住宅,房屋被院落环绕,虽然建筑外立面已经翻修过,但院内、院外的树木依然镌刻着时光流逝的春秋记忆。“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
改建后的建筑设置了大量的门窗与院内景色相呼应。“开窗莫妙于借景”,每扇窗内的居住功能对窗外的情感诉求是不同的,邻院风景各显神通,在这局促的空间内完成动静相宜,就更显难度了。
“常见文人制曲,一折之中,定有一二出韵之字,非曰明知故犯,以偶得好句不在韵中,而又不肯割爱。”环绕建筑四周的宅院,虽宽窄起伏变化不大,但对应时令依然有着各自的特征。
南院开阔,围墙低矮,院外绿树成荫,形成美丽的天际线;东院狭窄,空间幽静;西院与院门呼应,几棵香樟树
列于围墙一侧,枝叶繁茂,零散的光影穿插其中,映射在地面上;北院则于屋后营造出私密的开阔地带。对于一个空间而言,只有发现了它的特质,才能因地制宜地营造出有情感的设计语言。
“情事新奇百出,文章变化无穷,总不出谱内刊成之定格。”春秋、晴雨、朝夕……大自然的语言是朴实而美妙的。初入院门门厅,朦胧的月光从门缝漏入。房屋主门厅前列,富有动感的涌泉和安静的水面相得益彰,浮掠着来自院外的倒影和时光年华。水中的老石头探出丛丛叶绿,感受外面的世界,或是冬日午后的暖阳,或是春至晨暮,或是夏至清风……
都是生命最初的模样。
“合前之曲即使同唱,则此数句之词意必有同情。”东院、西院列于建筑左右,在左前、右后方,两面圆月门洞折叠了翩翩竹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每一束穿越的光影、每一片落下的草叶、每一组盛开的花朵,都陪伴着岁月的流年,轮回变化着成长的印迹。“世人但知曲内宜分,乌知白随曲转,不应两截。”很多人造园,只知与时令光景有关。北侧花园永远给人以阴冷的感觉,殊不知繁华过后,偏居一隅,享受天伦的冷暖自知,也是一种自得其乐。
如果南花园作为宜居的“户外客厅”,那么北花园一定是最具人情味的私语空间。起伏的脉沿、微亮的石灯,把木檐的宁静带进心扉。
时节在变,朝夕不变。于春秋间,小心翼翼地拾起不同的时光记忆珍藏,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