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驯服的梦境》主要内容包括:《朗读者》:“平庸的恶”、失落的正义和宽恕、《刺猬的优雅》:日常生活秩序中的生死之问、《猫头鹰的哭泣》:黑夜潜伏在生活的白昼中、《饥饿》:身体与政治斗争的可能性、《色,戒》:扭曲的身体所触及的真实与政治、《黑镜》:景观社会中的记忆、政治和真实、《99法郎》:广告、拜物教和犬儒主义的困境等。
电影如梦境,这已经是一个古老的比喻了,几乎和电影本身一样古老。
在电影院里,我们坐在一片黑暗之中,暂时脱离了现实世界,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和身份,身体放松,心无戒备,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大银幕上的人物和故事,这时我们也就进入了类似梦境的状态。这是我们自身的无意识最容易被激活、被释放的时候。
当放映机的光束和观众的目光合一,银幕就变成了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镜子”:观众把“力比多”投注到“镜子”中的人物形象上,想象性地形成一个理想形象,并把它认同为“理想自我”。这时候,观众的自我和银幕的镜像形成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这当然发生在无意识领域。
电影和精神分析理论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同样是在1895年,弗洛伊德出版《歇斯底里研究》一书,开始奠定自己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
但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才在西方发展起来。这种理论透过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弗洛伊德、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理论,部析各种电影作品和各类电影文化现象。尤其是拉康将精神分析与语言学、黑格尔哲学融合起来,创造了“镜像阶段”以及“想象界(theImaginary)”、“符号界(the Symholic)”、“实在界(the Real)”之类的概念,来探索人的主体性构成和无意识世界。
早期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儿童在“镜像阶段”会把镜中的自我形象当做真实自我,也就是说,在儿童对自己的身体的感知和控制还处在支离破碎的状态中时,他就已经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协调但并不真实的形象认同。人的主体化过程或者自我意识,便是在这样一个误认的镜像之下开始的。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认同理想化的主角形象,从主角的视角来看待、感受、理解现实,产生暂时的、虚假的主体化。所以,电影可以成为意识形态宣传的武器,把观众塑造为某种特定的主体,通过“质询”纳入意识形态的工厂。而电影批评家的责任就是揭示电影的意识形态机制,展示电影是如何通过认同机制参与主体建构的。
章利新,独立影评人,新华社对外部主任编辑,长期耕耘时光网博客“每秒二十四个谎言”(网名zerone),坚持以哲学视角、现实关怀解读电影。
序言 未被驯服的梦境
壹 日常生活秩序中的生死之问
《朗读者》:“平庸的恶”、失落的正义和宽恕
《刺猬的优雅》:日常生活秩序中的生死之问
《猫头鹰的哭泣》:黑夜潜伏在生活的白昼中
《饥饿》:身体与政治斗争的可能性
《色,戒》:扭曲的身体所触及的真实与政治
《黑镜》:景观社会中的记忆、政治和真实
《99法郎》:广告、拜物教和犬儒主义的困境
《大卫·戈尔的一生》:死刑和作为礼物的死亡
《林肯》:政治家、自然权利与例外状态
《赛德克·巴莱》:审视“黑暗之心”的艰难日光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面具之下的秩序、正义和暴力
《机遇之歌》:偶然性、同一性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政治哲学
《都灵之马》:拒绝前行的马和拒绝景观的影像
贰 道路,在自然和习俗之间
《合法副本》:道路,在自然和习俗之间
《断背山》:从李安的“自然”说起
《反基督者》:橡栗落在屋顶的声音
《心底的逆流》:不稳定的爱欲及其幽灵
《生命国界》:红色亚当的“出埃及记”
《爱》:爱应该如何艰难延续
《时间》:当无根的爱情面对时间
《香水》:穿越格雷诺耶的气味乌托邦
《黑天鹅》:触摸破碎之镜中的自我
《登堂入室》:站在虚构这一边
《克拉之膝》:话语、欲望和侯麦的对话电影
《无姓之人》:分叉的时间与“存在之轻”
《在我父亲的洞穴里》:“父亲”的第二次死去
《天堂》:双面“天堂”中的歧义、偶然和“爱情”
叁 梦境到底有多真实
肆 日常生活的故事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