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5:展望》艺术家展望在中国人习惯于把真假山石称做假山石的基础上,用制造假“假山石”的否定之否定的办法,达到制真“假山石”的目的,他的方法是将传统的审美精神物质化。他用现代的不锈钢材取代传统的山石本身,通过直接在石头上分块敲拓,拷贝出石头的天然肌理,然后焊接成一体,抛光成镜面效果,使不锈钢板沿着自然石材的起伏呈现光彩,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以自然的形状反射周围的事物。
展望,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代理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首都规划建设专家咨询组专家、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其代表作“假山石”,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收藏的中国当代雕塑品;同时也是美国旧金山Deyang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等收藏陈列的首件中国当代雕塑作品。1999年,展望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观念性雕塑”的概念。其作品被以下美术历史著作收录和介绍:《中国美术全集》、《中国雕塑五十年》、《中国城市雕塑五十年》、《中国的文化与艺术》(美国)、《明天的艺术》(法国)、《中国美术二十年启示录》、《世界雕塑全集》、《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中国当代艺术指南》(德国)等。展望曾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的50周年回顾展——“半个世纪的足迹”。
作品
杰罗姆·桑斯对话展望:我的宇宙
石头记新篇
艺术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