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套装1-5卷)》过程中,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地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进程和结局,探索战争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提供启迪和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一卷:大战的起源、酝酿与爆发》:
引言
第一编 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与法西斯国家的崛起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帝国主义的全面危机
一、同盟国战败
二、英法意“惨胜
三、美日趁火打劫
四、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深化
第二节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巴黎分赃和会
二、掠夺性的和约
三、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四、矛盾和争斗的继续
第三节 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国际共运的发展
一、苏维埃国家的诞生
二、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三、欧洲国家的革命浪潮
四、共产国际的成立
第四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一、朝鲜“三一”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
二、印度l919~1922年的民族解放斗争
三、阿富汗独立战争和土耳其革命
四、北非民族解放斗争
五、阿根廷的”流血周
第二章 世界法西斯运动的兴起与意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法西斯运动的第一个浊浪
一、第一个法西斯浊浪掀起的历史前提
二、意大利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三、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四、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五、其他各国的法西斯运动
第二节 法西斯运动的第二个浊浪
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德国的纳粹运动
三、日本的法西斯运动
四、西方一些国家的法西斯运动
第三节 意大利法西斯极权制的建立
一、国家法西斯党的夺权准备
二、向罗马进军,夺取全国政权
三、意大利法西斯极权制的建立
第四节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一、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纳粹党争取权势集团和舆论界的支持
三、希特勒上台与法西斯极权体制的确立
第五节 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的确立
一、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对立
二、军部与官僚、垄断财阀的结合
三、“二二六”事件
四、广田内阁与军部法西斯政权的确立
第三章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主义与战争准备
……
第二编 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苏英法美及其对大战威胁的态度
第三编 大战的序幕
第四编 大战在东方的爆发
第五编 大战在西方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二卷:大战的全面展开》:
引言
第六编 德意扩大对欧非的侵略欧非战场形成
第十六章 “奇怪的战争”与德国入侵北欧
第一节 “奇怪的战争
一、欧战爆发后的西线形势
一、英法联军消极避战的方针与措施
三、西线无战事
第二节 德军入侵北欧的计划与准备
一、入侵北欧计划的制订
一、入侵北欧的准备
第三节 德国入侵北欧,丹麦、挪威沦陷
一、德国入侵丹麦
一、德国入侵挪威
第四节 丘吉尔战时内阁的成立及其抗战决心
一、张伯伦内阁倒台
一、丘吉尔组建战时内阁
三、战时内阁的抗战决心
第十七章 德国进攻西欧
第一节 德军与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
一、德军进攻西欧计划的酝酿
二、“黄色”方案的形成与修订
三、德军的进攻部署
四、联军作战计划的制订
五、联军的防御部署
第二节 德军对低地国家的进攻
一、德军征服荷兰
二、德军攻占比利时
第三节 德军闪击法国
一、德军突破色当
二、德军向海峡推进
三、魏刚计划的破产
第四节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一、希特勒的“停止前进”令
二、“发电机”行动
第五节 法国腹地的作战与意大利参战
一、作战双方实力和兵力部署
二、德军发展进攻
三、意大利参战
四、巴黎沦陷
第六节 法国败降及其原因
一、贝当组阁
二、法国投降
三、签订停战协定
四、法国战败的原因
第十八章 德国和英国的战略轰炸与大西洋海战
第一节 德国的“海狮”计划与英国的总动员
一、德国的“和解”努力及其失败
二、“海狮”计划及其准备
三、英国的总动员和抵抗准备
第二节 不列颠之战
……
第七编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场形成
第八编 中国战场进入战略相持日本确立南进战略
第九编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场形成
第十编 中国军队抗击日军新的进攻和入缅作战
第十一编 德意日对占领区的法西斯统治与各国人民抵抗运动的兴起
第十二编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军事技术、学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三卷:大战的相持与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与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五卷:大战图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套装1-5卷)》:
三、西方民主制国家的姑息纵容和国联制裁的失败
无论是在意阿战争爆发之前还是之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都对意大利侵略者采取了姑息纵容的态度。
面对德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法国感到十分担心,又深恐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走到一起,便想通过牺牲阿比西尼亚的利益来换取同意大利的良好关系,同时借此削弱英国在亚非各国的地位。
1935年1月7日,法国外长赖伐尔同墨索里尼签订了意法合作宣言、意法协商协定、中欧各国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协定和关于修改法国和意大利在非洲边界的正式协定。根据这些协定,意大利从法国手里得到了曼德海峡对岸22公里的海岸线和杜迈尔岛,并成为吉布提一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股东。而且当墨索里尼在秘密会谈过程中向赖伐尔透露侵阿计划的内容时,后者不但不予反对,反而暗示,法国无意阻挠这一计划的实现。
4月11~14日斯特雷萨会议期间,法国总理弗朗丹和赖伐尔同墨索里尼就两国签订军事协议问题取得一致意见。6月19日和28日,意军总参谋长巴多里奥两次访问巴黎,同法国总参谋长甘末林签订了两个秘密军事协定。协定的签订使意大利在法国问题上吃了定心丸,使其得以从意法边界抽调18个师加强东非战场。
不仅如此,法国政府还积极说服英国人在阿比西尼亚问题上采取与它相同的立场。法国政府的态度使墨索里尼喜不自禁。8月17日,墨为此特意打电报给正在巴黎同英法谈判的意大利外交部办公室主任阿洛伊西说:“你要以我的名义对赖伐尔所做的努力向他表示感谢。”赖伐尔听说后对意大利驻法大使说:“你告诉墨索里尼,我决心为意大利尽力。它可以向其所需要的领土扩张。但不应讲战争,不应置国际联盟的生存于危境。”
从美国驻德大使多德的日记来看,法国政府曾建议意大利逐步占领阿比西尼亚。多德在日记中写道:“我同法国外交官阿尔芒·贝拉尔作了一场有趣的谈话,他坦率地说:'我们同意大利签订了条约,尽管我们也很讨厌黑索里尼……我们不得不允许他并吞阿比西尼亚。我希望墨索里尼头脑清晰,会逐步地兼并这个国家,就像我们在摩洛哥所做的那样。我们向意大利人坚决要求这一点……'”难怪赖伐尔曾夸口说:是他“把这个埃塞俄比亚送给了他(指墨索里尼——编者)”。
在流经阿比西尼亚几个重要地区的尼罗河流域,英国有着直接的和突出的利益,英国不赞成意大利完全占领阿比西尼亚,独吞那里的利益,而是想同意大利达成某种协议,共同瓜分阿比西尼亚。英外交部曾表示,如果不触犯英国对塔纳湖和青尼罗河的利益,英国无意阻挠意大利的侵略。
曾两度出任工党政府首相的麦克唐纳在同墨索里尼谈话时竟然说:“英国犹如一位妇人。女人是喜欢男人的积极进攻行动的,不过一定要保守秘密。因此,你们采取行动时要讲究些策略,我们是不会干涉的。”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立即将其驻扎在马耳他的舰队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和海法,或是转移到离意大利舰队和空军活动范围尽可能远的地方。并正式通知意大利,英国不准备对它进行军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