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看作作者此前在具体形上学之域所作思考的延续,就其内容而言,它既与《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引论》《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在理论上相互关联,又与《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前后相承。当然,在人与世界及其相互作用中,事具有本源的意义,以事为考察视域,相应地意味着从更本源的维度理解人与现实世界。它的出版,将使作者已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具体形上学更为系统和深入,也将在更广意义上推进哲学领域的理论创新。
现实世界生成于人做事的过程,人自身的存在也与做事过程无法分离。宽泛而言,事也就是人之所作,以事观之的内在意义,在于从事这一角度把握人和世界。以人的现实活动及其结果为指向的事,同时表现为具有哲学内涵的文化观念,这一意义上的事与道既具有相近的规定,又呈现不同的趋向。与之相联系,以上进路意味着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中理解人与现实世界,后者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具体形上学的视域。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
自序1
导论
章 事与现实世界
一 事与物
二 作为事实之域与价值之域统一的现实世界
三 本然性的扬弃与实然性的确证
第二章 人: 因事而在
一 人之事与人之在
二 生成于事的交往关系
三 事与存在意义
第三章 存在与生成: 从事的视域看
一 存在、变化与生成
二 现实世界: 存在与生成的交融
三 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 基于事的统一
第四章 源于事的心物、知行之辩
一 心与事
二 心与物: 由事而相涉与相融
三 知行之辩: 以事为源
第五章 由事思理
一 事与事实
二 物理与事理
三 事中之理:循理与讲理
第六章 事与史
一 事以成史
二 事史势
三 事的变迁与史的走向
附录一 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感受
一 感受: 意义与意味
二 体验与评价
三 人与世界的三重关系
附录二 人类认识: 广义的理解与具体的形态
一 认知、评价与规范
二 关联与互动
三 广义认识所以可能的根据
四 以事观之: 广义认识的现实指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