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选题的确定
1.2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1.3研究对象的选取
1.4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2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2.1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2.2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2.3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2.4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2.5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3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3.1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3.2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3.3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3.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4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4.1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的诊断方式
4.2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一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4.3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一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4.4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5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5.1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5.2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5.3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5.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6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6.1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6.2低度协调型域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6.3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附录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