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因其交通、空间、功能、造型和结构带来的性的特殊要求,现行规范的对其约束与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等问题,并逐渐难以适用于此类建筑快速发展趋势,导致防火空间的规划布局与设计问题日益凸显。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
本书共有六个章节,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二章中,结合超高层综合体建筑群及其单体的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提炼出外部空间、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四种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其中,外部空间涵盖宏观层面的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和中观层面的建筑单体外部空间两部分内容,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本书的核心章节,以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四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对设计方案中超规范的部分进行防火性能化安全评价,优化现行条文式防火规范及设计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调研,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梳理超高层综合体的空间特点和防火难点,使用模拟软件对其防火关键点进行火灾模拟,探索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提出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优化超高层建筑群体的规划及其单体设计规范,有助于提升其安全保障能力,为性能化防火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思路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超高层的界定
1.3.2超高层综合体
1.3.3防火性能化设计
1.4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创新点
第 2章
超高层综合体防火性能化研究综述
2.1 我国超高层建筑防火的现状及问题
2.2性能化防火研究现状与发展
2.3防火性能化模拟软件及计算
2.3.1防火性能化模拟软件
2.3.2相关参数的计算
2.3.3烟气蔓延的计算
2.3.4 安全疏散的计算
2.3.5安全评估指标的计算
第3章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3.1 典型空间的提炼.
3.1.1 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3.1.2 典型空间的提炼
3.1.3 典型空间的描述
3.2超高层典型空间的组合分布方式
3.3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3.3.1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3.2超大扁平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3.3 水平狭长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3.4 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竖向贯通空间的优化设计
4.1竖向贯通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4.1.1 中庭空间的防火难点
4.1.2 交通核的防火难点
4.1.3竖向缝隙空间的防火难点
4.1.4 设备竖井的防火难点
4.2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4.2.1 模拟中庭高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2 模拟中庭界面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3模拟中庭的底面形状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4模拟玻璃幕墙与楼层间的缝隙宽度和层高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4.2.5模拟火灾中核心筒的人员疏散情况
4.3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3.1 中庭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
4.3.2交通核的优化设计策略
4.3.3缝隙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
4.3.4管道井的优化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 5 章
超大扁平空间的优化设计
5.1超大扁平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5.1.1避难层的防火难点
5.1.2标准层的防火难点
5.2超大扁平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5.2.1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火灾烟气的影响
5.2.2模拟核心简的位置对标准层人员疏散的影响
5.2.3模拟标准层的平面形状对其火灾烟气的影响
5.3超大扁平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3.1避难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3.2标准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 6章
水平狭长空间的优化设计
6.1 狭长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6.1.1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6.1.2非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6.2狭长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6.2.1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6.2.2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6.3 水平狭长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3.1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3.2非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4本章小结
第 7章
地下空间的优化设计
7.1地下停车库的防火难点
7.2模拟地下车库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7.2.1火灾场景的设计
7.2.2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7.2.3结论与建议
7.3地下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7.4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书主要结论
8.2 展望与建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