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传统善的德育的儒家文化基础进行历史爬梳;对学校传统善的德育进行历史前后辨析,现当代横纵辨析;深刻阐释以存我的合理利己主义当做生活基础的现代恶的德育的种种模式特点; 分析通过罪感使传统羞耻感嬗变为现代羞耻感的过程,尤其阐述恶的德育的内源性述求;现代学校德育应该展开制度化的知罪德育,奠定他们对内心之恶产生现代耻辱感的性格基础,实现罪感导引下向善的道德实践意向;传统善的德育与现代恶的德育的融合、融入机制,表现模式、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叙述
韩永红,男,(1970 )上海市人,现为广东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副教授,1997、2009年于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广东省高等学校第六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学术带头人。20042019年,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和参与省部厅课题5项,在相关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获省校级科研奖励6次,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心理、心理教育。
导 论
部分 始于耻感的传统善的德育
节 善的德育的文化脉络
第二节 耻感辨析
第三节 传统善的德育之知耻德育
第二部分 现代性与恶
节 现代性之主体性
第二节 恶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第三节 恶的分类
第四节 善恶之古代与现代
第三部分 恶的德育概述
节 公共生活
第二节 底线德育遏制歹毒恶
第三节 陌生人德育克制平庸恶
第四节 超越性德育掩蔽根本恶
第五节 终极性德育虚化根本恶
第四部分 始于罪感的恶的德育
节 罪感辨析
第二节 恶的德育之知罪德育
第三节 恶的德育之理智德性
第五部分 现代学校恶的德育
节 现代学校德育模式与抑恶
第二节 课程教学教法中的抑恶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