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多面性,必然需要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本书从乡村振兴支撑机制、在地资源利用、发展型组织建设、农业经营能力提升等维度,考察了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和所面临的困难。本书还考察了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的机会与前景,并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探讨了县级乡村振兴体系的基本架构。本书纳入了多个案例,并特别关注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全球的信息技术企业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广泛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三农领域还有诸多突出短板必须补齐。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在此种背景下,凝心聚力、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依托各类企业、公益组织和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力量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要求。适时梳理、总结近年来社会主体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特别是考察那些由企业、公益机构、民间力量参与的,在周期内收到良好成效的做法,以及强化抵御全局性风险的基层应对能力的实践,在当前形势下,有重要意义。
本书聚焦企业、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案例,综合利用内生发展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可行能力理论等,从乡村振兴支撑机制、本地资源利用、发展型组织建设、技能水平提升等维度开展考察。本书还特别关注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全球的信息技术企业作为重要主体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本书的撰写分工如下:
吕程平:书稿统筹,至五章;案例一、案例五;
游睿山:项目设计及调研统筹;
李佩璇:案例二;
陈佳鹏:案例三;
秦缙:案例四。
另外,李佩璇、陈佳鹏、秦缙还负责了至第五章中有关案例的整理。
吕程平,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研究部主任,山西省大宁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经济部研究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治理、技术社会学。在《管理世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人民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人民网等媒体发表公共管理、地方治理方向文章数十篇。长期从事当代乡村振兴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多地乡村振兴及基层治理研究项目,为广东、浙江、山西、山东、贵州、河北等地政府提供区域发展和政策咨询服务。
上篇
章企业支持乡村振兴
节企业参与乡村建设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企业推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深入思考的方向
第二章社会组织支持乡村振兴
节乡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二节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人才建设
第三节乡村发展路径支持
第三章数字化时代的乡村振兴
节智能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二节农村电子商务
第三节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三个层次
第四章乡村人才振兴与职业农民兴起
节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
第二节引入乡村振兴人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对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职业农民的兴起:价值观与市场方式的更新
第五章多维一体的县域乡村振兴体系
节组织振兴与集体资产运营双层结构
第二节产业振兴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人才振兴拉动乡村振兴
第四节生态振兴联动县域整体发展
下篇
案例一SAP支持乡村振兴
案例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电商扶贫项目
案例三碧乡公司支持乡村振兴
案例四星巴克云南综合扶贫计划
案例五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D镇L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