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images/flag_red.gif) 书单推荐
![](images/flag_red.gif) 新书推荐
|
|
定 价:138 元
- 作者:[英]乔治?贝利?桑瑟姆(G.B. Sansom) 著 石杰夫 译
- 出版时间:2021/10/1
- ISBN:9787520189309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313.3
- 页码: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uploadfile/News/20160514134049304930.png)
本书是英国前驻日大使、日本近代史学家乔治·贝利·桑瑟姆爵士的三卷本《日本史》中的卷,讲述了日本人的起源,描绘了王室宫廷生活,审视了圆滑的公家与好战的武家之间的冲突;详细描述了日本的封建社会,阐释了它的内部压力,以及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行为表现,尤其是13世纪后几十年应对蒙古人攻击时期,以镰仓幕府瓦解结束。 |
前 言 1931年和1950年,我的《日本文化简史》和关于西方对远东社会早期影响的一篇研究分别出版,此后我便计划再完成一部补充著作,主要从政治、社会两方面来追溯日本文明的发展历程。我甚至还考虑在书中采用诠释性的方法,不过很快就意识到此举太过鲁莽,完全不切实际。仅是收集、编排史实就要占到三卷的篇幅,而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也将因此耗尽,于是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只有少量就事论事的解释和阐述,以及一些可能有用却又有些牵强的比较、对比散见于本书之中。 对于一名通俗日本史的作者来说,就书中史料仅做出基本的结论或许才是恰当的做法。近来关于历史哲学有大量著作问世,读来也都十分可人。不过面对鲜活的文化,异国的作者应当如何向对此有些陌生的普通读者们加以介绍,这些书籍却并未对这种难题提供任何实用的指引。历史哲学家们的法眼似乎并未注意到那些奋力挣扎的东方学者。他们能做的就只是平铺直叙,避免对域外的人类社会妄做假设。 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所努力做的事情。我还需要告诉大家,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利用了主要日本历史学家的著作,其中既有概论,又不乏专著;此外,我还仔细参考了一级史料。 G.B.S. 致 谢 过去三年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下,我才得以投入时间来编写本书。这笔拨款由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发起,我在那里的前同事对我鼓励、帮助,着实令我心怀感激,其中东亚协会的成员以及东亚图书馆的管理员们尤其使我获益良多。 从日本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两地,海伦·麦卡洛博士在提供翻译、寻找史料、核准引文出处以及其他各方面都给了我宝贵的帮助。 在伊丽莎白·赫夫博士的管理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也为我提供了优越的设施和体贴的服务,对此我将永远心怀感激。 感谢斯坦福大学的友人特别是胡佛学院的教职员工每日给我的友好而有益的建议。其中我要特别感谢为本书制作图表的斯坦福地理学教授约瑟...... |
作者乔治·桑瑟姆爵士是一位英国外交官和日本近代史历史学家,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日本史》(三卷本)、《日本文化简史》、《日语的历史语法》、《西方世界和日本》和《世界史中的日本》。 |
章 土地/003 第二章 人民/013 1 起源/013 2 风俗和信仰/024 3 行政系统/039 第三章 大和朝廷/047 1 早期君主与大贵族/047 2 同朝鲜半岛诸国的关系/053 3 改革的序幕/058 4 改革运动,641~701年:早期阶段/064 5 佛教的兴起/069 第四章 中国文明的影响/076 1 新式行政体系/076 2 君权论/084 3 本土崇拜的力量/087 4 组织化政府的发展/092 第五章 京城,710~774年/093 1 奈良建城/093 2 寺院、国家和土地/094 3 奈良政治:王朝问题和边境战争/104 4 文化发展/107 第六章 新京,794~894年/117 1 离开奈良/117 2 政治舞台,794~891年/120 3 制度变革/131 4 都市生活:宗教和学术/137 第七章 对中国影响的反动/153 1 文学/153 2 政治和贸易关系/157 第八章 藤原摄关/165 1 政治对抗:天皇与大族,794~967年/165 2 朝廷权威的衰落/180 3 世袭的摄关/185 4 权力和荣耀,966~1027年/197 第九章 风雅社会/213 第十章 院政/235 第十一章 平安时代的社会及其信仰/252 1 占卜和驱邪/252 2 佛教信仰/260 3 异教崇拜/272 第十二章 武士阶层的成长/279 1 经济基础/279 2 敌对的家族,他们的家族史/284 3 反叛的头领们/290 4 北方的战事/303 5 平氏的霸权地位/310 第十三章 平清盛/320 1 平清盛的为人和手段/320 2 鹿谷事件/324 3 僧兵/326 4 平清盛和他的对立者/332 5 平清盛之死,平氏的退却/342 第十四章 源平合战/349 第十五章 东国武士/369 1 源赖朝及其郎党/369 2 军事政权的阶段/376 3 源赖朝与朝廷的关系/384 4 源赖朝的为人/402 第十六章 封建政权/408 1 日本封建制的起源/408 2 源赖朝的土地政策/410 3 封建政权的组织/415 4 武士的道德规范/430 第十七章 北条执权/446 1 源赖朝之死/446 2 公武关系/459 3 封建政权的全盛时代/467 第十八章 行政改革与公武关系/470 1 土地分配,1221~1223年/470 2 执权北条泰时,1224~1242年/473 3 封建法度。《贞永式目》,1232年/478 4 幕府与僧兵/484 第十九章 北条执权,1242~1284年/495 1 幕府的内部问题,1242~1252年/495 2 北条时赖时期的公武关系/500 3 后期执权政治,1256~1284年/503 4 镰仓的社会生活/507 5 与中国的往来/510 6 宗教动态/512 第二十章 与亚洲大陆的关系/529 1 蒙古势力的崛起/529 2 次蒙古人袭来,1274年/533 3 第二次蒙古人袭来,1281年/537 第二十一章 蒙古人袭来后的日本/544 1 经济影响/544 2 执权政治的衰落/553 3 正统性问题/556 附录/563 参考文献说明/583 人名索引/5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