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个从业20年新闻记者的视角,见微知著地观察了贵州省20年来发展的脚步和印记,见证并记录了多彩贵州20年跨越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奋斗者们为创造历史的真情付出、不懈奋斗和可敬可亲,寻常百姓对生活变化的真切感受,讴歌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
一位新闻工作者笔下的贵州印像,从参与者、记录者、见证者的角度为历史留下注脚。
自序
记者生涯二十余年,弹指一挥间。然而,往事并不如烟。
新闻和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专业,却在时间轴上有着惊人的重合轨迹。在曾刊登在《贵州日报》的2800多篇新闻稿里,笔者初筛出190余篇尚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意义的新闻作品,每看一遍,都仿佛细嚼着历史,穿越着时光,见证着时代。
二十多年来,笔者采写的新闻涉及时政、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民生等各个行业领域。曾多次参与采访报道过全国两会、全省两会、省党代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重要会议。其中,有八年时间专职负责省委领导新闻报道,这类时政属性很强的作品基本未收录。同时,有幸一直在贵州妇女儿童事业领域鼓与呼十多年,这个部分选出的稿件相对较多。尽管写的新闻作品水平参差不齐,但集纳在一起的选篇,大多数都是认真对待、用心采写,不少还是践行四力,按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的新闻。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笔者始终记得老师教诲,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并在工作中一直努力朝这个方向迈进。
重读这些昨日的新闻,笔者感慨于曾经在字里行间见证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贵州发展的脚步和印记。许多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笔者有幸参与、知情、采写,并与许多重要或普通的人有幸对话、交流、交友。记者生涯由此让人生变得更有深度、广度、厚度,视野的丰富多彩也能让人在纷繁复杂里保持几分笃定。
字里行间,每个事件、每个人物、每个观察、每个思考,都烙下深新闻里的贵州20年8深的时代印记,成为时代过去式。久远的时光和记忆,在筛选中又一点点重拾。搜集作品时,笔者常感叹:传呼机、小灵通……这些当年新闻里的热词,放在今天,估计没有几个00后朋友能知所言为何物。
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旧闻,未来的历史。在新闻易碎品里,笔者读来还能产生共鸣的,大多是充满温情、爱心、善意、奉献的正能量题材和作品。报纸新闻人,用笔和文字记录和见证时代,这也是新闻作品穿越时光后的价值所在,它让后来的读者,能够看到今日生活的来时路,体会到当下幸福生活的创造过程,能够看到多彩贵州不断抢抓机遇,开创新绩的奋进之路。
选出的新闻作品,有个别是与同事或通讯员合作产生的,但大多是本人是否作为执笔者为筛选原则进行选录。在此,感谢领导同事们的付出,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缔结了深情厚谊,感恩不忘。此外,由于新闻作品收录时间跨度较大,笔者不得已酌情进行了删减改动。另外,部分作品在文前用【】符号注明了发表时的栏目,意在让读者对筛选的新闻作品写作刊发的缘由有所了解。各章中的新闻作品均按照发稿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媒体深度融合转型的步伐。新媒体的传播让新闻发布的载体变了,更让新闻表达的方式变了,图文、视频、音频、H5、动漫、长图等,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笔者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大众传播不会变,大众对新鲜资讯的需求不会变。满足大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参与者、记录者、见证者的角度为历史留下注脚,这就是新闻人永远在路上的动力吧!
作为一名新闻人,编著此书,意在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笃定信念,继续前行!
以此为序。
肖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本科学士,武汉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研究生。2000年入职贵州日报社政文部,长期从事时政、党建,以及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民生领域新闻报道。现任贵州日报报刊社副处级干部、主任记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新媒体运营中心副主任,是中国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第十一届执委、贵州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第二届理事。
多次参与全国两会、全省两会、党代会以及中央领导贵州调研活动等新闻报道,有8年时间专职服务于省委领导活动报道。先后担任过贵州日报《财经周刊》《时政·纵横》《党建·纵横》《时政;法治》等周刊责任编辑。长期报道贵州妇女儿童工作,撰写的通讯《帮扶干部被毒蛇咬伤之后》曾获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批示。多次获得全国人大好新闻奖、全国残疾人好新闻奖、贵州新闻奖、贵州妇女儿童好新闻奖、贵州残疾人好新闻奖等。
目录
章
党旗飘扬·时政视线
/1/
第二章
高原潮涌·时代观察
/57/
第三章
模范先锋·行业群像
/167/
第四章
一路芬芳·妇儿聚焦
/249/
第五章
晓风舞月·随笔时评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