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庚子年,不寻常之年。让世界,慢;让喧嚣的尘世,静;让忙碌的人们,止下脚步,浮生偷得半日闲。
闲中,人们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活着的责任。思考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使命。
在人类抗击瘟疫史上,从来都是危机与机遇并存、责任与担当并进、美与丑交锋前行。在灾难中静,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创作了不朽的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终,一个个大美的世界、大爱的社会,成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世界。
本文作者正是这样一位心怀大爱、肩负责任,拥有历史温度的作者。在庚子年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他站在弘扬《天人合一妙手济世》的里仁为美、仁者爱人的中华文明高度,在《尊道贵德 协和万邦》中,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视觉,呼吁抗疫中的世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赢得战疫和战后崛起。
有了这样一种创作态度和境界,又善于把才气、灵气、血气、骨气融入身边人和事、景和物,渗入心灵、流入笔尖。所以,他的这本散文集求真写魂,一气呵成、自成一体、自入一方。
文集中有横跨六七十年的父母住山开荒、修渠架桥、运炭砌灶、爱情相守、生死不离;有自己少年向往军帽、青年走入军营,在军营里叠军被、拔军姿、靶场燃烧青春等往事;更有近在昨天的北京的景,身边的洗衣工、售楼员、医务工作者、公园里舞者,还有北京天空千形万象的云、步步是景的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鲜活的人物、鲜活的景象,着墨无声,墨沉烟起。
开篇《山顶荞麦花怒放》中,祖父、父亲为活命、躲战乱,在山顶虎张口垦荒的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夜枕稻浪》中,父亲与满天繁星微笑、与金色稻浪呢喃;《竹林花开》里,父亲走出竹林,棉袄上被一根根竹节刺毛刺出的朵朵棉絮如梨花在身上开放;《问渠》中,母亲走出隧道,脸上除两只眼睛和牙齿外,已成雪人;《月亮走,我也走》中,父母拉着一架子车拾的柴火,在汉江的沙窝里步步千斤,独木桥上步步惊心,背柴下山步步维艰;《红薯,心灵的底色》中,父亲去大伯家也无粮食可借,只得把贴在墙上发霉变质的红薯干借回家,煮成酸菜红薯糊糊,一家六口人吃了又大难不死;《四棵核桃树》结出的核桃,成了那个年代,姐弟四人的学杂费,家庭油、盐、酱、醋的开销;《毛姑姑》里,妈妈少女时代学做女红;《靶场青春》中,作者刻蜡印钢板、双眼忽然假性失明……让人身临其境、身心荡漾,深受感染和洗礼。
中篇,以诗人西渡《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中分针和秒针迈着芳香的节奏的诗句为引题,回忆逝水流年的苦难和美好。美好的爱情。顽强生命与疾病抗争。父亲舔碗的《父亲的光盘人生》。尤其令人感动、落泪的是,《今生偏偏遇着他》中,母亲冲破世俗偏见,勇敢放弃上大学机遇,与刚刚划为右派的父亲走进婚姻殿堂,一下就坠入二十年困苦的黑五类人生。白头翁父亲,在暮年里与轮椅上的妈妈生死相守。这些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身边的榜样、身边的爱情神话,阅读中,催人泪下,是如椽巨笔、如花妙笔,也写不出的,堪称爱情和生命的绝唱。紧接着,《妈妈的宝贝》中,那台相伴了妈妈十年的旧式轮椅,《古稀妈妈的秀发》中,妈妈乌黑发亮头发背后的故事,《我家的老先生》中,年逾九旬父亲的孜孜不倦,《白头翁大厨》《妈妈做的饼》中的香气四溢,以及作者回味在军营成才中的《拔军姿》《难忘那年钢丝面》以及《岁寒三友》里三个兵的励志故事,《午夜练拳人》中大家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在月光下练拳,《人间美味菜豆腐》的酸、甜、软、酸、香等不断勾起你的情感味蕾,拨动你的心房、情弦。让你在清新、明快、深刻、深邃中,享受一顿原生态的精神大餐。食后,回味无穷,情意绵绵,意境深长。
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中,作者呈现出庚子年里全景式绚烂,大爱的北京。这美,是美了今人,惊了故人!成了海晏河清、时和岁丰的《正是北京赏景时》;是千形万象的《美哉,北京的云!》;是《温一壶谷雨春茶》中,茶与心通、明心见性,抗击疫情的茶禅一味;是《老书记退休的早晨》,老书记向国旗的深深一鞠躬;是《医者仁心》中,北京三位老、中、青医生的爱心、痴心;是《温情时代》里,方工、宋鱼水、艾东等一个个政法英模,为了首都安宁的奉献和牺牲;是《公园舞者》舞出的时代华章;是《洗衣店的灯光》下,洗衣女工的大爱坚守;是《写诗的律师》的法治情怀;是《爱漫校园》的首都生态美;是《心之舞》中,退休阿芳后半生的美;是《汉民族的精神密码》《传承灿烂》中,中华民族的魂魄;是《当代中国的画卷》中新时代的凯歌……读后,不得不让你为新时代而歌,为新时代而赞,为新时代而珍惜起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让你把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艾青说他,是一个长久的人道主义者。著名作家汪曾祺也说,中国作家的人道主义,是避开丑、不再空洞虚幻的人文关心关怀。是诗化的抒情世界。
一个国家,没有历史的记忆就没有前途。用人文关怀的人道主义大爱大美为创作视角,记录昨天、今天,过去、现在,正是为了昭示未来,指引前行、传承文明、延续灿烂。是把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扛在肩上的作家责任和使命。
写这个序,首先是被作者朴实、流畅、深刻、弥漫的文笔、故事细节所吸引。读着读着,正如诗人艾青说,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我似乎也被作者的火焰之手撕开,情不自禁,提起笔作序。其次,是与作者先生认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当时,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与北京市委政法委举行的著名作家赴首都政法系统采风活动,我是被邀请的作家之一,建锋是组织、策划者。按计划,我创作了《人民检察官方工》《公益律师佟丽华》,被收入《他们是这样的人》一书。采访创作中,与建锋有了接触。知道他是军人出身、媒体人成长、政府中公干,现又在大学里育人。但他一直笔耕不辍,出版有多部散文、报告文学集。
今天,他又在四个月时间里,为读者奉献出这本写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身边物,洋洋十余万字的散文集,不得不让我提起笔为他鼓劲 一是感动,二是盛情,三是眼前一亮:时代呼唤这样暖心暖身暖魂的作品。在喧嚣的寂静中,让人们心灵打个盹。让人们在身边的人和事中,美轮美奂,静心聚气,弘扬大爱,回归本道。在人道人文关怀中,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这,不但是一种创作情怀、创作范例,更是人间真善美的回归和燃烧。不失为一部充满人间大爱、文学性强的上乘之作。我非常乐意为新时代这样接地气、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的作品写序。
我愿我的这篇小文,能让你同我一样,读后也有所收获。足矣。
2020年8月
自 序
写在前面的话
父母,儿女的一本无字大书。
在庚子年,抗击新冠的岁月里,天天与父母相守。
静下心来,与父母的心碰撞。碰撞,父母在艰难岁月里顽强生存、在与病魔做斗争中坚强活着……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平常小事,让我不能自拔,有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
年近九旬高龄的父亲,是烽火年代参加工作的老革命、老政法,做过两次心脏支架手术,依然精神矍铄、孜孜不倦;七十有六的母亲,四十多岁患上类风湿,做过五次手术,左右髋关节都装上了假肢。尤其是去年秋天,病情加重,来北京治疗。住院半个月后,每周还要坐着轮椅去医院治疗,依然坚强地与病魔抗争着,生生不息;父母顶着当时高压的社会环境、冲破世俗,在金婚中相守、不离不弃;高龄父亲在近二十年中,在母亲五次手术、在闹钟的滴答声里,悉心照顾母亲的生死相守;母亲看着锅里、指挥着白头翁父亲慢慢成了大厨……一件件、一点点,恩恩爱爱、不离不弃、向美而生的故事,感染着、激荡着、洗涤着我的心海和灵魂。
相处的日子,就是洗刷心灵的过程。这些历历在目、让我不能自拔的故事,是一笔巨大的、人心向善、温暖人间的财富。稍不留神,就会滑过去。就会遗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所以,不记录下来就是儿女的孝心不够,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女。为此,在天天感动和孝心的考问中,我萌发了写作这本散文集《写在庚子》的初心。
写作,也使我灵光乍现。忽然,我对身边人和事、景和物有了情感观照。忽然发现,生活中的美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他(她)鲜活的面孔、鲜活的故事,源源不断撞击着我的心灵,占据着我的心海。让我不得不提起笔来,记录下以父母故事为开篇,和反映北京庚子年里、新冠疫情防控中,大美大爱的人间温情、人性光辉的故事。
没有父母,我难以下笔,写不了这本书。所以,这本书是一个儿子对父母孝道的体现,也是一个儿女理应继承父母优良品质的孝心的体现。是必须为而为之的。
与此同时,视写作为生命的我,不把身边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景和物记录下来,也感到生命里缺了点什么。
平常,跟他(她)们耳濡目染中,我的嗅觉已经麻木。拿起笔,才读出他(她)们的大爱和情怀。我常常饱含着泪水和难以抑制的崇敬之心,以一个作家的本能,在写这本书。写作中,故事里的人、人里的事让我不由自主地泪如泉涌,不能自拔。
这本书,是献给父母的,也是献给我身边每个人的,更是写给我自己的,是写给天下儿女的。
我相信,每个做儿女的看了这本书,都会被他们父母以及他们身边人虽平凡但情浓的琐事感染、感动。这些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闪光的人。这就是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应有之义。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和我身边每一个人。你们,是我的人生老师,也是我的灵魂导师。我,爱你们。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