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是当今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范式、新趋向。本书概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如幸福感、社会心理服务、学校心理辅导、心理治疗范式等,从积极认知与思维、积极情绪与情感、积极自我与人格特质、积极关系与人际交往、积极意义与人生发展、积极投入与卓越成就等方面,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技术与实践应用方案,阐释积极心理学在生命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学习教育、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三全育人理念与创新行动策略。为积极而教、与积极同行,育积极之人、更积极育人,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现代教育的专业信念与实践之路。让我们携手行动、知行合一,共同助力和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心理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转向与范式变革,一道见证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学的茁壮成长!
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在崔景贵校长的领导组织下已在全国形成一定的气候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本书的积极心理学已经应用到家庭教育、事业教育以及心理治疗等多个领域,并收到积极的反馈。期待该丛书能得到广大读者以及社会的认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崔景贵,现任江苏理工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二级)、博士,教育博士导师(兼)。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培育建设)一级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和省高校精品课程《心理教育学》主持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莱比锡大学(德国)访问学者,浙江大学博士后。受聘担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常州市社会科学院积极教育学研究中心主任等。主持成果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获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部分 基础理论
章 积极心理学与教育
节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意蕴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范式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节 幸福感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 幸福感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 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积极策略
节 社会心理服务概述
第二节 心理危机现象的积极应对
第三节 职业倦怠现象的积极应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积极实践
节 心理教师发展的积极之道
第二节 心理课程建设的积极之策
第三节 心理教学改革的积极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积极心理治疗的范式建构
节 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主张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特征
第三节 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团体辅导
第六章 积极认知与思维方式
节 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学会积极认知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积极思维方式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积极情绪与情感体验
节 积极心理学的情绪情感理论
第二节 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积极情绪情感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积极自我与人格特质
节 积极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积极自我与人格养成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积极自我与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积极关系与人际交往
节 积极心理学的关系理论
第二节 积极人际关系建构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积极人际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积极投入与卓越成就
节 积极心理学的投入与成就理论
第二节 积极投入与成就的基本策略
第三节 积极投入与成就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教育行动
第十一章 积极生命教育
节 积极生命教育的心理意蕴
第二节 消极生命教育的问题反思
第三节 积极生命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积极心理教育
节 积极心理教育的基本意蕴
第二节 消极心理教育的问题反思
第三节 积极心理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积极道德教育
节 积极道德教育的心理意蕴
第二节 消极道德教育的问题反思
第三节 积极道德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积极学习教育
节 积极学习教育的心理意蕴
第二节 消极学习教育的问题反思
第三节 积极学习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积极家庭教育
积极家庭教育的心理意蕴
第二节 消极家庭教育的问题反思
第三节 积极家庭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积极职业教育
节 积极职业教育的时代意蕴
第二节 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转向
第三节 积极职业教育的行动策略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