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最初撰写《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只是想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并没打算挑战现行理论,更没打算标新立异创立一套对立的理论,而只是想通过对更高层次人性的探索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最初马斯洛想给这《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命名为人性的高标准)。然而,随后的工作让他发现这是一种新的、具普遍意义的、综合性的人生哲学。这种新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似乎为任何一个,或者说每一个人类知识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为每一种行业(如法律界、政界、医学界等),以及每一种社会组织(如家庭、教育机构、宗教团体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而且是更有希望、更鼓舞人心的思考方式。
马斯洛在对《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进行修订时,他更相信这是一个更普适的世界观、更丰富的人生观。他把这个理论融入在此书中所呈现的心理学思想之中。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因为它将使人、社会、自然以及哲学等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形象。
《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根据马斯洛《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修订版原文全本翻译,可读性强。
我想借这次修订的机会,把这16年来积累的主要经验纳入本书。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还真不少。这次的修订对原书可谓大动干戈,虽然我只重写了其中的部分章节,但这一次修订对原书的主旨进行了大幅调整。具体是如何调整的,容我稍后详述。
本书初版于1954年。当时,我只是想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并没打算挑战现行理论,更没打算标新立异创立一套对立的理论,而只是想通过对更高层次人性的探索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我最初想给这本书命名为《人性的最高标准》)。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观点,我会这样说,除了这个时代各心理学派所描述的人性以外,人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人性,那是一种类似本能的东西(类本能),即,属于人性本质的一部分。如果我可以再加一句话的话,我还会强调人本性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整体性,这与行为主义的那种解析式、解构式、原子论和牛顿论的方法大相径庭,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不是一回事。
或者,让我们换一个说法。我当然认可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现有的研究资料,我的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上的;同时,我也赞成实验心理学的经验主义和实验主义精神,以及心理分析学对真相的揭示以及它所做的深度探索,然而,我不赞成的是这两种理论所描绘的人的形象。本书将呈现给你一种不一样的人性哲学,一种全新的人的形象。
我最初只是把这当作心理学界各学派间的内部争论,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标志着美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时代思潮。这是一种新的、具普遍意义的、综合性的人生哲学。这种新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似乎为任何一个,或者说每一个人类知识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为每一种行业(如法律界、政界、医学界等),以及每一种社会组织(如家庭、教育机构、宗教团体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而且是更有希望,更鼓舞人心的思考方式。在对本书进行修订时,我依据的就是这样的个人认识。我相信这是一个更普适的世界观、更丰富的人生观的一个方面。我把这个方面融入在此呈现的心理学思想之中。并且,这个方面已经产生了它的影响,至少从合理性这方面来说,已经产生了影响。并且,它早晚有一天会受到重视。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因为它将使人、社会、自然、科学、终极价值以及哲学等等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形象。但我不得不提及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即知识界的大多数人几乎完全忽视了这场革命,尤其是那些掌控着面向文化大众和青年的宣传渠道的人。出于这个原因,我把这场革命称为“被忽视的革命”。
社会上有很多人对未来持一种极度绝望和愤世嫉俗的观点,有时甚至还会堕落成极具危害性的恶意和残酷行为。因此,他们否认人性和社会得到改善的可能性,否认发现人的内在价值的可能性,就连对生命存在的热爱也不予承认。
他们不仅怀疑世界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诚实、善意、慷慨和爱情,而且当他们和那些被他们讥笑为笨蛋、像“童子军”一样异想天开的人、死脑筋、天真烂漫的人、空想社会改良者,或者盲目乐观的人打交道时,他们的态度已经不是表示合理怀疑,或者保留意见了,而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敌意。主动的言语攻击、恶语相向都已经超出了轻蔑的范围。有时他们就好像是受到了侮辱、愚弄、曲解和嘲笑,而恼羞成怒一样。我想,精神分析学家会把这样的现象看作源于过去经历的失望和幻灭所导致的愤怒和报复行为。
陈海滨,资深译者,生于1974年,祖籍上海。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从事笔译20多年,其中担任财经新闻编译两年,某知名美资战略咨询公司专职笔译10多年,图书自由译者5年多。2018年成立翻译工作室。出版作品:《未完工的宇宙》《克隆版大脑》《回归之路》《旋木情缘》等。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科学研究
第二章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中心论和方法中心论
第三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四章 人类的动机理论
第五章 心理学理论中基本需求的满足感所扮演的角色
第六章 基本需求的类本能性质
第七章 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
第八章 精神病致病机理以及威胁理论
第九章 破坏性是类本能的吗?
第十章 行为的表达属性
第十一章 自我实现的人:一项对健康心理的研究
第十二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第十三章 个体认知及一般认知
第十四章 无动机以及无目的反应
第十五章 心理治疗学、健康与动机
第十六章 正常与健康,以及价值观
附录1 积极心理学所带来的问题
附录2 整体论动态心理学、有机体理论,以及综合征动态心理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