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启航、探索、磨砺、成形、心育路上的跋涉五部分,内容包括:中职学生的呐喊、办公桌上的划痕、一篇论文引发的思考、心育中的专题讲座辅导、学校心育中的个体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建构等。
王晓梅,生于197□年11月,□□,湖北孝感人,中□□员,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毕业,获教育硕士学位,高级讲师,酒泉师范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学教学工作□6年,获评甘肃省“陇原名师”称号,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骨□□□,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酒泉市领军人才,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成员,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主持和参与八项省级课题,并通过省级鉴定,其中一项为省级重点课题,两项课题被鉴定为优秀;主持甘肃省“疫情”专项课题,并通过鉴定。有二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重点期刊发表。
1 启航
1.1 中职学生的呐喊
1.1.1 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
1.1.□ 关于增强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思考
1.□ 爱,带我开启心育那扇窗
1.3 办公桌上的划痕
1.3.1 校园暴力与学生心理健康
1.3.□ 心理干预在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中的应用
1.4 一篇论文引发的思考
1.4.1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
1.4.□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 探索
□.1 “心育中心”建起来了
□.1.1 心育中心的基本设置
□.1.□ 心育中心的运行模式
□.1.3 心育中心高效运用的创新思考
□.□ 我们成了“心育”示范学校
□.□.1 区域研讨带动心育发展
□.□.□ 专业□□学校心育
□.□.3 心育示范学校的工作模式
□.3 “心育”团辅活动的魅力
□.3.1 什么是心理团辅活动
□.3.□ 开发校本心理团辅活动课程的有效性研究
□.3.3 心育团辅活动校本课程设计启动
□.3.4 中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4 心育中的专题讲座辅导
□.4.1 专题讲座的设计思路
□.4.□ 中职生讲座专题的分层探讨
□.4.3 中职生专题讲座的基本框架
3 磨砺
3.1 心理委员的困惑
3.1.1 心理委员的由来
3.1.□ 谁为心理委员解惑
3.1.3 心理委员的培训
3.1.4 心理委员的培训的范例
3.□ 考试焦虑——大考前的心理战
3.□.1 何为考试焦虑
3.□.□ 考试焦虑的心理学原理
3.□.3 用行动改进的思维应对考试焦虑
3.□.4 《运用情境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行动改进方案
3.3 学校心育中的个体干预
3.3.1 个体辅导的对象
3.3.□ 个体辅导的伦理要求
3.3.3 个体辅导咨询手记一:不想哭,却总是控制不住
3.3.4 个体辅导咨询手记二:被家暴的女孩
3.3.5 案例解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3.4 小剧场大作用
3.4.1 校园心理剧的渊源
3.4.□ 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与实施
3.4.3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
3.4.4 校园心理剧的评价思路
3.4.5 校园心理剧剧照
3.5 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3.5.1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早期探索
3.5.□ 生涯规划教育团体辅导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3.5.3 顺应新高考制度的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3.6 “心灵驿站”的温馨时刻
3.6.1 心灵驿站的设置
3.6.□ 心灵驿站的心育作用
3.6.3 心灵驿站的活动设计
4 成形
4.1 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
4.1.1 课程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4.1.□ 高中和中职心理健康课教学实施方案
4.1.3 心理健康课的“矢”与“的”
4.1.4 心理健康课的评价与发展
4.□ 心育课程结构的形成
4.□.1 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构体系
4.□.□ “三位五化”中职心育课程的建构
4.3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建构
4.3.1 心理危机的界定及其特征
4.3.□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以疫情防控背景为例
4.3.3 疫情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与反思
4.3.4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4.3.5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教师手册
4.4 一回眸的幸福
4.4.1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4.4.□ 教师身心健康管理的重点
4.4.3 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模型假设
4.4.4 创新性教师的心理学探析
5 心育路上的跋涉
山高水长,我们一路高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危机干预需求调查问卷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中生危机干预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疫情背景下高中生危机干预需求调查结果统计(问卷调查)疫情防控背景下高中生危机干预需求调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