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第4版 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
定 价:79 元
丛书名: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 作者: 王百田 编
- 出版时间:2020/7/1
- ISBN:9787521907117
- 出 版 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S718.5
- 页码:43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教材由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模块、人工造林模块、防护林模块、综合效益评价与工程设计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林业生态工程概况、林业生态工程基本理论、人工林培育、水源保护林工程、水土保持林、平原防护林、风沙区治沙造林、农林复合经营、海岸防护林、森林恢复与保护、工矿废弃地复垦林业工程、碳汇与能源林、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14章。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系统,除做了必要的理论阐述,注重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强调实践性。每章都有了内容小结并配备相应的思考题,便于学生复习掌握知识重点。
《林业生态工程学(第4版 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可作为农林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作为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相近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学习和参考用书。
伴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调整,由原来的防护林学转变产生了《林业生态工程学》,经过前三版的修订与完善,在我国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第三版问世以来十年的时间飞逝而过,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践与研究成果丰硕,推动了林业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急需更新,以适应新时代林业生态工程与科技发展对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在前三版的基础上,组织了国内主要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人员,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与前面各院校对教材应用的反馈意见,在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学》基本框架与内容体系稳定连续的情况下,力争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与技术成果,经充分讨论确定编写大纲和主要内容,编写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了第四版教材的编写。
与第3版教材相比,第4版教材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修订:
在教材的体系结构上做了微调,考虑到部分院校不单独开设荒漠化相关课程的现实,本次修订增设了风沙区治沙造林一章,也使得本课程的体系更加完善。另外,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下经济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农区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将原来平原防护林工程分为农田防护林和农林复合经营两部分,以适应不同区域农区不同生态防护的侧重点。本教材仍然采用第三版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模块(第1章和第2章)、人工造林模块(第3章)、防护林工程模块(第4章到第12章)、综合效益评价与工程设计模块(第13章和第14章);不同的学校可以依据修前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模块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自学辅助上,沿用每一章都有总结,配有相应的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与深入思考。
在教材的应用性上,除了必要的理论阐述之外,注重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建议本教材的使用与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环节相配合。本教材的编写,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可供有关生产、科研及管理单位参考。
本教材由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王百田教授主编。各章的编者为:北京林业大学王百田绪论、第1章、第2章,山东农业大学张光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王治国第3章,北京林业大学牛建植第4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国雄第5章,东北林业大学陈祥伟第6章,内蒙古农业大学王丽第7章,北京林业大学肖辉杰、王若水、李莹第8章、第10章、第11章,南京林业大学胡海波第9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宁第12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兵、北京林业大学王百田第13章,西南林业大学王克勤、涂璟及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王治国第14章。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的李正飞和延红卫等提供规划设计案例,参与资料整理、校对、图表整理的博士研究生有王旭虎、李涛、赵耀、张军等。全书由王百田教授统稿,并由吴斌教授、王冬梅教授主审。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前三版的基础上,同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的研究成果、数据与图表。参考文献列于各章正文之后,在此谨向第1版、第2版、第3版的作者和文献作者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从三北防护林到十大防护林,再到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入新时期林业生态工程以国家“两屏三带”和三大战略为基础,布局“一圈三区五带”的发展格局。本教材的编写人员力图将国内外有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论编人教材之中,反映当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技水平,但是限于我们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期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教学中改进与提高。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绪论
第1章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1.1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
1.1.1 林业生态工程定义与特征
1.1.2 林业生态工程任务
1.2 林业生态工程历史与现状
1.2.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
1.2.2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
1.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体布局
1.3.1 全国生态环境类型区划
1.3.2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
第2章 林业生态工程基础理论
2.1 生态学理论
2.1.1 系统生态学
2.1.2 生态系统脆弱性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
2.1.4 恢复生态学
2.2 林学理论
2.2.1 森林培育学
2.2.2 防护林学
2.3 水土保持学理论
2.3.1 水土流失
2.3.2 水土保持
2.4 工程与系统工程学理论
2.4.1 工程
2.4.2 系统工程
第3章 人工林培育
3.1 人工林生长发育
3.1.1 生长发育基础
3.1.2 生长发育过程
3.2 立地条件与适地适树
3.2.1 立地条件与类型划分
3.2.2 适地适树与树种选择
3.3 树种混交与造林密度
3.3.1 树种混交理论与技术
3.3.2 造林密度理论与技术
3.4 整地与造林方法
3.4.1 整地技术
3.4.2 造林技术
3.5 林分抚育管理与改造
3.5.1 幼林抚育管理
3.5.2 低效林分改造
3.6 困难立地造林技术
3.6.1 崩岗区造林
3.6.2 砒砂岩区造林
3.6.3 盐碱地造林
3.6.4 干热河谷造林
第4章 水源保护林工程
4.1 水源保护区
4.1.1 水源涵养与水源保护
4.1.2 全国水源涵养林功能区划
4.1.3 水源林保护区范围与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
4.2 集水区水源保护林
4.2.1 水源保护林结构
4.2.2 水源保护区森林植被恢复
4.3 内陆滨水岸防护林
4.3.1 水库及湖泊沿岸防护林
……
第5章 水土保持林
第6章 平原防护林
第7章 风沙区治沙造林
第8章 农林复合经营
第9章 海岸防护林
第10章 森林恢复与保护
第11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林业工程
第12章 碳汇与能源林
第13章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
第14章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