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及树种特征》系统介绍了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类型、特点,重点对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组成特征、群落结构特征、树种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森林循环特征、群落多样性特征及群落动态特征等进行论述,并对95种树种的个体数量、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也进行了介绍。
《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及树种特征》数据翔实、图文并茂,不仅为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础资料,而且对当地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也是一本实用价值较高的工具书,还可为植物学、生态学科研工作者及自然爱好者了解高黎贡山植物、植被提供参考。
高黎贡山北起青藏高原,南达中南半岛,在地质构造上既处于亚洲印度次大陆和青藏高原缝合地带,又处于我国与印度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相衔接之处,区域内各种自然条件都具有强烈的混合性和过渡性,导致高黎贡山成为了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2000年10月高黎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3年7月,高黎贡山作为“三江并流区”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根据《高黎贡山植物》记载,高黎贡山主要植被包括8个植被型17个植被亚型33个群系。其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该地区分布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的植被类型,极具复杂性与多样性。高黎贡山地区孕育了不同起源演化历史的古植物区系,堪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并富含珍稀濒危物种及地区特有种。我国有16个东亚特有科,高黎贡山地区就保存有其中10科,其中领春木科(Euptele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十齿花科(Dipentodontaceae)、青荚叶科(Helwingiaceae)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高黎贡山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等都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高黎贡山特有种子植物434种,其中约90种分布于海拔2000-2600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不仅如此,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其他植物种类,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同时它还为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是维持动物、微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另外,它对于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维护生态平衡等亦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作为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科研、经济、生态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前言
第1章 总论
1.1 植物群落学研究概述
1.2 云南常绿阔叶林的类型、特点
1.3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类型
1.4 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及保护生物学意义
1.5 高黎贡山植被、植物研究成果
第2章 高黎贡山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河流与湖泊
2.6 植被
第3章 高黎贡山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高黎贡山土壤物理特征
3.3 高黎贡山土壤化学性质
3.4 高黎贡山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第4章 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概况
4.1 监测样地建立的背景
4.2 监测样地基本情况
4.3 监测样地建设方法
第5章 树种组成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树种种类组成及重要值分布
5.3 树种组成的区系统计
5.4 树种种一面积关系及树种频度分布
5.5 树种多度格局
5.6 树种多样性特征
第6章 群落结构特征
6.1 研究方法
6.2 树种生活型组成
6.3 树种叶片特征
6.4 群落垂直结构
6.5 群落径级结构
第7章 树种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
7.1 研究方法
7.2 不同取样面积下树种的分布格局
7.3 主要树种的分布格局
7.4 空间格局多样性
7.5 树种的种间联结关系
7.6 树种的种内联结关系
7.7 群落的种间关系与Janzen-Connell假说
……
第8章 森林循环特征
第9章 群落多样性特征
第10章 群落动态特征
第11章 树种数量及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