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背景,是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变化时期,主人公祥子是在农村失去土地后进入城市谋生的青年农民。他没有任何技能,只能去拉车,靠出卖自身的体力与血汗养活自己。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单纯的青年农民无论如何努力,但最终结局悲惨。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沦为“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问世七十多年以来,已由国内外的出版社多次反复出版,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中国教育部将这部小说定为义务教育中语文新课程必读丛书之一,再加上戏剧、影视的多次改编,小说的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是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变化时期,在农村失去土地后进入城市谋生的青年农民。他没有任何技能,只能去拉车,靠出卖自身的体力与血汗养活自己。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单纯的青年农民无论如何努力,但最终结局悲惨。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写道: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最终沦为“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不健康的社会里人该如何活着,能活成什么样,引人深思。这部小说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老舍先生在这部小说中,除了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还用极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当时老北京的市井风情,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吃喝嫖赌,等等。《骆驼祥子》可谓是一幅描绘北京民俗的画卷。小说中对人物深入的刻画,以及对老北京民俗翔实的描绘,对于插图创作者来说既是灵感的源泉也是不小的挑战。在《骆驼祥子》的各种版本中,有插图的版本并不多。“文革”后的插图版曾经有四种:丁聪先生的漫画式插图版,高荣生先生的木刻插图版,顾炳鑫先生的彩绘插图版,以及我从孙之俊先生创作的《骆驼祥子画传》中选出109幅作为插图的版本。这些插图风格各异,深受读者喜爱,已成经典。如今何大齐先生不顾年事已高,认真反复阅读原着,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再一次通过插图的形式表现了原着的精神。他的人物造型生动,环境准确,细节描绘得当,画面富有那个时代的气息,是一套难得的好作品。当今肯踏踏实实为小说创作插图的画家很少,何大齐先生的精神难能可贵。在此,祝贺何先生插图版《骆驼祥子》顺利面市,并对何先生及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舒济
2015年12月16日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序 舒济 i
我画《骆驼祥子》 何大齐 iii
《骆驼祥子》注释补记 何大齐 vii
骆驼祥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