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演讲与口才》(学生版)中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整理汇编成中小学生作文素材,学生在面对各类写作题材时,可以参考并学习如何写作、表达,以便厘清思路,写出亮点,让学生写什么都不怕,怎么写都精彩。
《演讲与口才》杂志创刊于1983年。自创刊以来,始终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己任,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重在实用性。是探讨演讲、谈话、交际、论辩、职场、行业口才、主持技巧的名刊、大刊,是全国社科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届全国期刊奖获奖期刊、全国一类畅销期刊、中央电视台展播的2008“读者首选期刊”。《演讲与口才》是有志青年说辩的良师、交际的指南、公关的益友、谈判的助手、成才的摇篮。
摆渡青春
积雪草
整个下午,我都蹲在菜园里,看一条虫子爬行。那是一条小小的绿色虫子,有深色的暗纹,肉肉的,在菜叶上慢慢蠕动。
菜园里有很多这样的虫子,它们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漫步,有时也会隐藏在绿叶的背面或花间休憩,抑或大快朵颐。一旦遇到危 险,它们便会弓着身子,一伸一缩,企图逃之夭夭。
我发现它的时候,它正在奋力地往一棵菜上爬。一棵菜对我们 来说很小,可是对一条虫子来说,那便是一座山。我用草棍轻轻一 碰,那条虫子便掉落下来,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儿, 慢慢翻过身来。它的样子很丑,喘息片刻,又重新出发,继续往最 高最大的那棵菜上爬。
母亲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我身后,手里拿着一棵菜,我知道那 是我的晚餐。母亲笑着说:“再丑陋的虫子也有自己的理想,它的理 想不仅仅是爬到那棵菜的最上面,它的理想更是化成一只好看的蝴 蝶。”母亲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好了,别在这里唉声叹气的,咱 们回家吃饭吧!”
我跟在母亲身后,亦步亦趋。一条丑陋的虫子都比我有理想, 难道我还不如一只虫子?我想象着它努力挣扎之后,在花间飞翔的 姿势,美丽的翅膀,优美的弧度,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也唯有如此, 才能涅槃重生,不是吗?
这只不起眼的虫子让我想起河边那只笨拙的蜗牛。雨季,河边 有很多蜗牛,我是在河边的一棵树下遇到它的。
彼时,它抻着脖子,高昂着头,正奋力往一棵树上爬。它背着一个 大大的壳,像背着一个与身体不相称的行囊,步履维艰,走一步,停一 停,一伸一缩,赶了很长时间的路,往回一望,其实根本没走出去多远。
蜗牛也是“牛”,像牛一样,长着一对“角”。不同的是,蜗牛的 “角”细长,它的眼睛不是长在头上,而是长在这对触角上。它在树枝 上爬行的时候,动作缓慢而优雅,时不时地会抬起头,左右张望探路。
我用一根草棍,轻轻地碰触它的身体,它会迅速地收回触角, 把身体缩回壳里。它是一只胆子很大的蜗牛,少顷,它又从“房中” 探出两只细长的触角,探出它柔软的身子,左顾右盼,发现没有敌情,没有危险,才继续前行,妙趣横生。
蜗牛很笨拙,也很固执,用锲而不舍来形容它也不为过。有时候,它艰难地走出几厘米,我用一根草棍轻易就把它拨弄回原地,然后看着它一遍又一遍重新启程。它固执的劲头,常常令我失落不已。
母亲从我身后经过,手里握着一把从河边掐来的野花,笑着问我:“怎么和一只蜗牛杠上了?你别看蜗牛爬得慢,它爬得再慢也是在爬啊!总比待在原地不动要快些吧!”然后说,“好了好了,别在这里愁眉苦脸的,咱们回家吃饭吧!”
于是我跟在母亲身后,回家。
每次我迷茫的时候,母亲总是三言两语就能把我点醒,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一直坚持,一直努力,再丑陋的虫子都会华丽转身,蜕变成蝴蝶,再慢的蜗牛都会爬上树梢。
如果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旅行,那么青春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每个人都曾在青春这个渡口乘降。青春的河流上流淌着迷茫、失落、悲伤、梦想,而母亲就是青春河流上的那个摆渡人,渡我们过河,
再目送我们一程。谁的青春不迷茫?向着有光的地方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