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属于薛定谔的猫的时代,我们见证了谷歌的 阿尔法狗(AlphaGo)对人类智力的碾压、马斯克的赛博朋克猪思想的形状。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以不同形式不断刷新我们对于机器的认知。乐观者表示,无论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机器再怎样厉害,它也不过是我们人类的助手和工具;悲观者则表达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深入应用与发展,人类有可能被机器所超越的担忧。而本书希望以一个尽可能理性、全面的角度,结合人工智能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相关发展和应用,分析其对于我们生活所形成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既有反映人工智能对于设计效率提升、拓展思路、优化资源的作用,也有对其可能导致的失业率上升、人类自身创造力下降、艺术家与设计师身份重新定位等方面的思考。
王洪亮,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创意媒体设计方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涉及传统图形、媒体设计、手作媒体、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等相关研究领域。
徐婵婵,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当前的研究内容为虚拟摄像机控制的跨专业跨领域的应用研究。
目录:
前言………………1
章概述………………1
节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4
第二节机器设定与艺术性……………… 18
第三节人工智能对艺术与设计行业的影响……………… 26
第四节人工智能对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影响……………… 31
第五节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的美学与伦理……………… 35
第二章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评价体系……………… 47
节技术与创造……………… 47
第二节艺术与设计创评性……………… 53
第三节审评的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62
第四节智能评价的方式与权衡……………… 66
第三章人工智能图形艺术与设计……………… 75
节图形信息的识别与认知……………… 75
第二节图形信息的生成与设计……………… 81
第三节艺术与设计作中图形成……………… 86
第四章人工智能色彩艺术与设计……………… 107
节智能色彩识别与生成……………… 109
第二节智能调色………………114
第三节智能上色……………… 120
第五章人工智能字体艺术与设计………………124
节计算机字体设计基础知识……………… 126
第二节字符识别与生成技术……………… 131
第三节人工智能对书写艺术的影响……………… 138
第六章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中的语义关系……………… 141
节人工智能中的语义分析技术……………… 141
第二节语义分析在场景理解中的应用……………… 144
第三节语义分析版设计……………… 149
第七章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的未来……………… 166
节人工智能语境下艺术相关定义的变化……………… 166
第二节人工智能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调整……………… 172
第三节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的应用望……………… 182
第四节机器化与机器化……………… 187
参考文献………………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