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课时讲稿的辑录,是丹纳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他在书中分析了大量史实,对一些典型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列举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世纪的法国、17世纪的荷兰的文学艺术史实,并加以分析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 出版说明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下至二十世纪初,系各历史时期及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二十世纪以前文艺理论作品的精华,曾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该丛书曾列入国家“七五”“八五”出版计划,受到我国文化界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满足文艺理论界的迫切需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对这套丛书的选题进行调整和充实,并将选收作品的下限移至二十世纪末,予以继续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二二年一月 译 者 序 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自幼博闻强记,长于抽象思维,老师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的人。中学时代成绩卓越,文理各科都名列第一;一八四八年又以第一名考入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一八五一年毕业后任中学教员,不久即以政见与当局不合而辞职,以写作为专业。他和许多学者一样,不仅长于希腊文,拉丁文,并且很早精通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一八五八至一八七一年间游历英、比、荷、意、德诸国。一八六四年起应巴黎美术学校之聘,担任美术史讲座;一八七一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讲学一年。他一生没有遭遇重大事故,完全过着书斋生活,便是旅行也是为研究学问搜集材料;但一八七○年的普法战争对他刺激很大,成为他研究“现代法兰西渊源”的主要原因。 他的重要著作,在文学史及文学批评方面有《拉封丹及其寓言》〔一八五四〕,《英国文学史》〔一八六四——一八六九〕,《评论集》《评论续集》《评论后集》〔一八五八,一八六五,一八九四〕;在哲学方面有《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一八五七〕,《论智力》〔一八七○〕;在历史方面有《现代法兰西的渊源》十二卷〔一八七一——一八九四〕;在艺术批评方面有《意大利游记》〔一八六四——一八六六〕及《艺术哲学》〔一八六五——一八六九〕。列在计划中而没有写成的作品有《论意志》及《现代法兰西的渊源》的其他各卷,专论法国社会与法国家庭的部分。 《艺术哲学》一书原系按讲课进程陆续印行,次序及标题也与定稿稍有出入:一八六五年先出《艺术哲学》(即今第一编),一八六六年续出《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今第二编),一八六七年出《艺术中的理想》(今第五编),一八六八至一八六九年续出《尼德兰的艺术哲学》和《希腊的艺术哲学》(今第三、四编)。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在哲学家中服膺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十八世纪的孔提亚克。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他的治学方法是“从历史出发而不从主义出发,不提出一套法则叫人接受,只是证明一些规律”;见本书第一编第一章。换句话说,他研究学问的目的是解释事物。他在本书中说:“科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流派,对完全相反的形式与派别一视同仁,把它们看做人类精神的不同的表现,认为形式与派别越多越相反,人类的精神面貌就表现得越多越新颖。植物学用同样的兴趣时而研究橘树和棕树,时而研究松树和桦树;美学的态度也一样;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这个说法似乎他是取的纯客观态度,把一切事物等量齐观;但事实上这仅仅指他做学问的方法,而并不代表他的人生观。他承认“幻想世界中的事物和现实世界中的一样有不同的等级,因为有不同的价值”。他提出艺术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作为衡量艺术品价值的尺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特征的有益程度,因为他所谓有益的特征是指帮助个体与集体生存与发展的特征。可见他仍然有他的道德观点与社会观点。 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这个理论早在十八世纪的孟德斯鸠,近至十九世纪丹纳的前辈圣伯甫,都曾经提到;但到了丹纳手中才发展为一个严密与完整的学说,并以大量的史实为论证。他关于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的著作,都以这个学说为中心思想;而他一切涉及批评与理论的著作,又无处不提供丰富的史料作证明。英国有位批评家说:“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因为这缘故,他的《艺术哲学》同时就是一部艺术史。 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原则出发,丹纳举出许多显著的例子说明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个艺术家家族的杰出的代表,有如百花盛开的园林中的一朵更美艳的花,一株茂盛的植物的“一根最高的枝条”。而在艺术家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我们隔了几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他又以每种植物只能在适当的天时地利中生长为例,说明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中产生,从而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的环境,满足社会的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 另一方面,他不承认艺术欣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客观标准可言。因为“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的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所以与艺术家同时的人的批评即使参差不一,或者赞成与反对各趋极端,也不过是暂时的现象,最后仍会归于一致,得出一个相当客观的结论。何况一个时代以后,还有别的时代“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即使各个时代各个民族所特有的思想感情都有局限性,因为大众像个人一样有时会有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但也像个人一样,分歧的见解互相纠正,摇摆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会逐渐趋于固定,确实,得出一个相当可靠相当合理的意见,使我们能很有根据很有信心的接受”。 丹纳不仅是长于分析的理论家,也是一个富于幻想的艺术家;所以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能把抽象事物戏剧化”。他的行文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他随时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抽象的东西,以现代与古代作比较,以今人与古人作比较,使过去的历史显得格外生动,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摈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与变格都解释清楚,绝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 我们在今日看来,丹纳更大的缺点倒是在另一方面:他虽则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艺术哲学》尽管材料如此丰富,论证如此详尽,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古代的希腊,中世纪的欧洲,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十六世纪的法兰德斯,十七世纪的荷兰,上层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在这部书里没有说明。作者所提到的繁荣与衰落只描绘了社会的表面现象,他还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政治、法律、宗教和民族性的混合产物;他完全没有认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但除了这些片面性与不彻底性以外,丹纳在上层建筑这个小范围内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可供我们作进一步探讨的根据。从历史出发与从科学出发的美学固然还得在原则上加以重大的修正与补充,但丹纳至少已经走了第一步,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做了第一个实验,使后人知道将来的工作应当从哪几点上着手,他的经验有哪些部分可以接受,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我们也不能忘记,丹纳在他的时代毕竟把批评这门科学推进了一大步,使批评获得一个比较客观而稳固的基础;证据是他在欧洲学术界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失,多数的批评家即使不明白标榜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原则,实际上还是多多少少应用这个理论的。序 以下十讲本书不论以编计算,以章计算,都非十数;作者所谓十讲,恐系本书最初付印时的编次有所不同之故。是辑录我在美术学校的讲课。倘将全部讲稿编写成书,将有十一大本,我不敢以如此冗长的篇幅劳苦读者,只摘录了一些提纲挈领的观念。做无论哪种研究工作,这些观念都是主要目标,而在我们这个科目中尤其需要提出。因为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丹纳(1828—1893),法国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历史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人物,被称为“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他的著作《艺术哲学》对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次
译者序 序 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艺术品的本质 一 1.研究的目的。——所用的方法。——探讨艺术品所隶属的总体。——第一个总体:艺术家的全部作品。——第二个总体:艺术家所隶属的派别,例如莎士比亚与卢本斯。——第三个总体:与艺术家同时同乡的人,例如古代的希腊,十六世纪的西班牙。 2.这些总体决定艺术品的出现及其特征。——例如希腊悲剧,哥特式建筑,荷兰绘画,法国悲剧。——自然界的气候与物质产品,同精神气候与精神产品的比较。——以这个方法应用于意大利绘画史。 3.美学的目的与方法。——从主义出发与从历史出发的对立。——放弃教训,探求规律。——对所有的派别一视同仁。——美学与植物学类似;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类似。 ... 第二章艺术品的产生 一 1.产生艺术品的一般规律。——第一个公式。——两种证据:一种凭推理,—种凭经验。 二 1.总述环境的作用。——自然气候与精神气候的比较。——两者的作用都在于淘汰与自然选择。 三 1.详细说明环境的作用。 2.简化的例子,灾深难重,人心忧郁的局面。——艺术家由于自身的苦难而忧郁。——由于同时代人的悲哀思想而忧郁。——由于艺术家特别能辨别事物的特征,而这里的特征就是悲哀。——艺术家得到的暗示与指导只限于忧郁的题材。——群众只理解忧郁的作品。 3.相反的例子,繁荣发达与人心快乐的局面。 4.介乎悲哀与快乐之间的中间状态。 四 1.历史上的实例。——四个时期与四种主要的艺术。 ...
第一章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1.古典时代的范围与界限。——上一时期的特征。——下一时期的特征。——表面上的例外。——如何解释。 2.古典绘画的特征。——与法兰德斯绘画的区别。——与文艺复兴初期绘画的区别。——与现代绘画的区别。——古典绘画真正的目的是画理想的人体。
第二章基本形势 1.产生这种绘画的形势。——种族。——意大利人的想象力的特点。——拉丁民族与日耳曼民族的想象力不同。——意大利人与法国人的想象力不同。 2.意大利人的天赋与历史环境一致。——例证。——文艺复兴期的大艺术家不是孤独的。——艺术的情况符合某种精神状态。
第三章次要形势 1.出现第一流绘画的必要条件。——精神方面的修养。 2.近代文化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原因。——意大利民族的理解力特别敏捷。——意大利被日耳曼族同化的程度比欧洲别的地方为浅。 3.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和同时期的英国,德国,法国比较。——重视才能和重视精神的享受。——古典学者。——他们的发现。——他们的著作。——他们的声望。——新兴的意大利诗人。——他们的长处。——人数的众多。——群众的欢迎。 4.巴大萨·卡斯蒂里奥纳的《侍臣典范》。——人物。——府第。——客厅。——娱乐。——谈话。——风格。——绅士淑女的肖像。
第四章次要形势(续) 1.出现第一流绘画的另一条件。——自发的形象。 2.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和现代民族的比较。——德国。——德国人对哲学的爱好。——推理的习惯对德国绘画的影响。——英国。——事业控制一切。——关心实际生活对英国绘画的影响。——法国。——文学的绘画与形象的绘画对立。——十九世纪与十五世纪的时代精神的差别。——集中与工业化民主制度之下的工作,竞争,刺激。 3.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城市的范围狭小。——对生活的舒服要求不大。——职位不容易靠野心获得。——形象与观念的平衡。 4.形象与观念的平衡被文明破坏。——现代人的想象力是贫乏的或病态的。——十五世纪意大利人的想象力是丰富而健全的。 5.以服装与风俗为证。——化装大会,入城典礼,马队游行和一切豪华的场面。——佛罗伦萨的“凯旋式”。 6.追求眼睛的享受,追求一般感官的享受。——享乐主义与无神论。——路德与萨佛那罗拉的谴责。——梅提契家的内幕与生活习惯。——罗马教廷的异教气息。——雷翁十世的行猎与作乐。——介乎文化幼稚与文化过度之间的精神状态。
第五章次要形势(续) 1.绘画的第三个条件。——促使艺术表现人体的环境。 2.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人的性格。——形成这性格的风俗。——没有法律没有警察。——依赖武力与依靠自己。——凶杀与暴行。——番尔摩的奥利凡雷多和赛查·菩尔查。——关于暗杀和奸诈的理论。——马基雅弗利的《论霸主》。——这种风俗对性格的影响。——精力的发展,情绪激昂的习惯。 3.贝凡纽多·彻里尼。——气质的强盛。——才力的丰富。——饱满的精神与快乐的兴致。——想象力的活泼。——行动的粗暴强悍。 4.这些风俗与性格怎样培养人了解那些表现人体的作品。——经常对肉体的体验。——善于了解有力和简单的形体。——对于美的感受。——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人的生活和趣味。
第六章次要形势(续) 1.以上各种形势的概括。——绘画艺术的自发的与普遍的产生。——绘画艺术只是社会上总的装饰的一部分。——街上的活的图画。——“黄金时代的凯旋式”。——“狂欢歌”。——“巴古斯和阿丽阿纳的凯旋式”。 2.产生伟大作品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独特的个性。——声气相通的结合。——举例。——建立美国的清教徒。——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军队。 3.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的工场——学徒而兼伙伴的艺术家。——师父们的团体。——大锅会的聚餐。——泥刀会的化装表演。——城邦观念。——佛罗伦萨欢迎雷翁十世的盛会。——街坊与行会的赛会,竞争,收购艺术品。 4.我们的规律得到证实。——环境与艺术的变化完全一致。——神秘主义的画派。——自然主义的画派与刻板的模仿。——自然主义的画派与理想形式的创造。——威尼斯画派。——加拉希画派。——古代的希腊。——绘画艺术输入别的国家。——环境与艺术的关系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永久原因 缔造欧洲文明的两组民族。——拉丁民族中的意大利人。——日耳曼民族中的法兰德斯人与荷兰人。——法兰德斯与荷兰艺术的全民性。 一 种族。——日耳曼族与拉丁族的对照。——体格。——肉体的本能与机能。——日耳曼族的缺点。——日耳曼族的长处。——工作勤谨,善于团结。——要求真实。 二 民族。——天时与土地的影响。——尼德兰的自然界的特征。——重实际的精神与安静的性格的形成。——哲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限制。——实用技术很早完备。——有关实用的发明。——外表,风俗,嗜好。 三 艺术。——其他日耳曼民族在绘画方面的幼稚。——德国与英国绘画落后的原因。——尼德兰绘画的卓越。 ——卓越的原因。——特征。——特征中哪些是日耳曼性格。——哪些是尼德兰的民族性。——色彩占优势。——占优势的原因。——威尼斯与尼德兰风土的共同点。——威尼斯与尼德兰风土的不同点。——相应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表现在画家的作品上。——卢本斯与伦勃朗。
第二章历史时期 一 第一时期。——十四世纪的法兰德斯。——人民性格的坚强。——城市的繁荣。——禁欲主义与教会的势力衰退。——豪华与肉欲。——勃艮第的宫廷和利尔城中的行乐。——需要华丽的形象。——法兰德斯与意大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法兰德斯保存宗教情绪和神秘气息。——艺术的特征符合环境的特征。——歌颂现世生活与歌颂基督教信仰。——从于倍·梵·埃克到刚丹·玛赛斯为止的人物,立体,风景,服饰,题材,表情,感情。 二 第二时期。——十六世纪。——思想解放和对教会的攻击。——爱好华彩与肉感的风气。——修辞学会的游行与赛会。——绘画的逐渐改变。——世俗的与人间的题材占优势。——新艺术的预兆。——意大利范本占优势。——意大利艺术与法兰德斯精神的抵触。——新派风格的缺点和面目不清。——从约翰·特·玛蒲斯到奥多·凡尼于斯,意大利大师的影响越来越大。——本土的风格与精神在小品面,风景画,肖像画中依旧存在。——一五七二年的革命。——民族与艺术的分裂。 三 第三时期。——比利时的立国。——信奉迦特力教和屈服的经过。——大公爵们的统治和地方的善后。——想象力的刷新和享乐的人生观。——十七世纪的画派。——卢本斯。——这种艺术与意大利艺术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作品名为迦特力教的,实际是异教的。——这派艺术在哪几点上符合民族性。——对人体的观念。——克雷伊埃,约登斯,梵·代克。——政治局势与精神环境的改变。——绘画的衰落。——形象时代的告终。 四 第四时期。——荷兰的立国。——改奉新教和成为共和邦的经过。——原始本能的发展。——民族的英勇,胜利与繁荣。——独创的意境,意境的更新与自由发展。——荷兰艺术的特征,和意大利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对立。——肖像画。——表现现实生活。——伦勃朗。——他对于光线的观念,对于人和神的观念。——一六六七年左右开始衰落。——一六七二年的战争。——艺术持续到十八世纪初叶。——荷兰的衰弱与屈服。——精力的消沉。——民族艺术的衰退。——小品画的苟延残喘。——环境与艺术的一致。 第四编希腊的雕塑 希腊的雕塑。——留存的作品。——文献的缺乏。——必须研究环境。
第一章种族 一 自然环境对幼年民族的影响。——希腊人与拉丁人的亲属关系。——环境使两种性格发展不同。——气候。——气候温和的作用。——地区的多山与土地的贫瘠。——居民生活俭朴。——到处有海。——近海航运的有利条件。——希腊人喜欢航海与游历。——天生的聪明与早期的教育。 二 聪明与早熟的特征在历史上的征候。——于里斯。——“希腊佬”。——对纯粹科学与抽象证据的爱好。——科学方面的发明。——哲学上包罗全面的观点。——好辩者与诡辩家。——阿提卡趣味。 三 周围的自然界没有巨大的东西。——希腊的山,河,海。——形体明确,空气明净。——政治组织产生同样的作用。——希腊的国家之小。——希腊人的头脑习惯于肯定的与分明的观念。——这个特征在他们历史上的征候——宗教。——无所不在的神的观念很淡薄。——宇宙观。——与人接近而性格确定的神。——希腊人与神明游戏。——政治。——殖民地的独立。——城邦之间不能团结。——城邦的脆弱与所受的限制。——人性的完整与发展。——对人性与命运抱着完美而狭隘的观念。 四 风土与天色之美。——民族的天生的快乐。——需要鲜明的易于感受的乐趣。——这个特征在他们历史上的征候。——阿里斯托芬。——神的极乐。——宗教是行乐。——希腊的国家与罗马的国家目的不同。——雅典人的远征,民主政治与群众娱乐。——政府成为专管娱乐的机构。——对科学与哲学不完全严肃。——探奇猎险的趣味,爱好全面的观点。——辩论的巧妙。 五 这些缺点和这些优点的后果。——希腊人是最好的艺术家。——善于辨别微妙的关系,意境明确与中庸有度,爱美。——这些才能与趣味在他们艺术中的征候。——神庙。——神庙的位置。——比例。——结构。神庙的精致。——神庙的装饰。——神庙的绘画,雕塑。——给人的印象。
第二章时代 古人与今人的分别。——古人的生活与精神境界比我们的简单。 一 气候对近代文明的影响。——人的需要更多。——希腊时代与我们的时代的衣着,居室,公共建筑。——过去与现代的社会构造,公共职务,战争技术与航海。 二 过去的文化对近代文明的影响。——基督教。——但丁与荷马。——希腊人对于死与“他世界”的观念。——现代人的观念与情感抵触。——现代语言与古希腊语言的差别。——古代的修养与教育,同现代的修养与教育比较。——不假思索的簇新的文明,和煞费经营而混杂的文明的对立。 三 这些差别对心灵与艺术的影响。——中世纪,文艺复兴期与现代的思想感情,面貌,性格。——古人的趣味和现代人的趣味的对立。——在文学方面。——在雕塑方面。——重视肉体。——爱好完美的体育锻炼。——头部的特点。——面部表情无关紧要。——人的兴趣在于肉体的姿势和没有表情的休息。——人的精神状态与这种艺术形式互相适应。
第三章制度 一 舞蹈。——造成完美的身体的各种制度,和造成雕像的各种技术同时发展。——七世纪时的希腊与荷马时代的希腊的比较。——希腊人的抒情诗与近代人的抒情诗的比较。——音乐哑剧与朗诵。——两者的普遍应用。——在教育与私生活方面的应用。——在公共生活与政治生活方面的应用。——在宗教仪式方面的应用。——平达的清唱曲。——舞蹈给雕塑提供的模型。 二 体育。——荷马时代的情形。——多利阿人对体育的革新与改变。——斯巴达的国家,教育与体育锻炼的原则。——希腊其他各邦输入或模仿多利阿风俗。——运动会的恢复与发展。——练身场。——运动员。——体育锻炼在希腊的重要。——对身体的作用。——形体与姿态的完美。——对肉体美的爱好。——体育锻炼给雕塑提供的模型。——雕像随着模型而出现。 三 宗教。——五世纪时的宗教情绪。——这个时代与洛朗·特·梅提契的时代相似。——初期哲学家与物理学家的影响。——人在自然界中还感觉到神妙的生命。——人还能分辨产生神的自然背景。——雅典人在庆祝雅典娜大会中的思想感情。——合唱队与体育竞赛。——游行。——卫城。——伊累克修斯神庙,关于伊累克修斯,西克罗普斯,德利普托雷玛斯的传说。——巴德农神庙,关于巴拉斯和波塞顿的传说。——菲狄阿斯的巴拉斯像。——雕像的性质,观众的印象,雕塑家的思想。 第五编艺术中的理想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理想”一词的意义。
第一章理想的种类与等级 一 似乎所有的特征都价值相等。——逻辑的理由。——历史的理由。——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在文学方面:吝啬鬼,父亲,情人。——在绘画方面:伦勃朗与凡罗纳士画的“基督用餐”;拉斐尔与卢本斯画的神话;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高雷琪奥画的《利达》。——一切重要特征的绝对价值。 二 各种作品的价值高低不一。——大众的趣味在好几点上都一致,都有确定的判断。——形成舆论的方式证明舆论的可靠。——近代批评所用的方法进一步证明舆论的可靠。——艺术品价值的高低有规律可循。 三 艺术品的定义。——艺术品应当做到的两个条件。——艺术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这两个条件完成的程度。——这个规则应用于模仿的艺术。——同样的规则可应用于非模仿的艺术,但有特殊的方式与限制。
第二章特征重要的程度 一 特征的重要在于什么。——自然科学中的“特征从属”原理。——最重要的特征最不容易变化。——植物学与动物学上的例子。——最重要的特征带来和带走的别的特征,也是比较重要而不容易变化的。——动物学上的例子。——重要特征不容易变化,因为它是更基本的。——动物学与植物学上的例子。 二 这个原则应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生活中决定特征等级的方法。——用历史来衡量特征变化的程度。——特征稳定的等级。——一时的与流行的特征。——举例。——持续半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举例。——持续整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举例。——同一根源的民族共有的特征。——一切高等人类共有的特征。——最稳定的特征是最基本的。——举例。 三 文学价值的等级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流行的与一时的文学。——风行一世的文学。——《阿斯德雷》《克来利》《攸费斯》《阿陶尼斯》《休提布拉斯》《阿塔拉》。——正反两方面的实验。——同一作家在许多平庸的作品中产生一部杰作:《吉尔·布拉斯》《玛侬·雷斯戈》《堂吉诃德》《鲁滨孙漂流记》。——优秀作家的作品中的平庸部分:拉辛的男爵,莎士比亚的小丑与武士。——文学巨著所表现的特征是稳定的,深刻的。——以近代史学引用文学作品为证。——印度诗歌,西班牙的小说与戏剧,拉辛的戏剧,但丁与歌德的史诗。——某些作品所表现的普遍特征。——《诗篇》《仿效基督》,荷马,柏拉图,莎士比亚。——《鲁滨孙漂流记》《老实人》《堂吉诃德》。 四 同一原则应用在人体方面。——人身上极容易变化的特征。——时行的衣着。——一般的衣着。——职业与社会地位的特点。——历史时期的痕迹。——历史不足以衡量人体特征的变化。——基本的特征代替稳定的特征。——人身上内在的与深刻的特征。——去皮的人体标本。——活的皮肤。——种族与气质的不同。 五 造型艺术的价值的等级相当于肉体价值的等级。——表现时行服装或一般服装的作品。——表现职业,地位,性格与历史时期的特点的作品。——荷迦斯与英国画家。——意大利绘画的各个时代。——童年时代。——繁荣时代。——衰微时代。——肉体生活在作品中占的地位决定作品完美的程度。——同一规律应用于别的画派。——不同画派所表现的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气质。——佛罗伦萨典型,威尼斯典型,法兰德斯典型,西班牙典型。 六 结论。——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
第三章特征有益的程度 一 两种观点的关系与区别。 二 精神特征的有益在于哪一点。——在个人身上。——智力与意志。——在社会上。——爱的力量。——特征在精神生活中有益的等级。 三 文学作品的等级相当于精神特征有益的等级。——写实文学与喜剧文学的典型人物。——举例。——亨利·莫尼埃。——流浪汉体的小说。——巴尔扎克。——菲尔丁。——华尔特·司各特。——莫里哀。——大作家补救低级人物的缺陷所用的方法。——戏剧文学与哲理文学的典型人物。——莎士比亚与巴尔扎克。——史诗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典型人物。——英雄与神明。 四 特征在肉体生活中有益的等级。——健康。——体格的完整。——运动家的才能与体育锻炼。——精神高尚的标志。——造型艺术表现精神生活的限度。 五 造型艺术的等级相当于肉体特征有益的等级。——不健全的,畸形的或衰弱的人物。——衰落时期的古代雕塑。——拜占庭艺术。——中世纪艺术。——健全而还不完全,还庸俗或粗鄙的人物。——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伦勃朗。——法兰德斯的小品画家。——卢本斯。——高级的典型。——威尼斯的作家。——佛罗伦萨的作家。——雅典的作家。 六 结论。——在自然界中观察特征的重要与益处。——现实与艺术的高度协调。
第四章效果集中的程度 一 为什么效果应当集中。 二 文学作品的各种原素。——性格。——性格的原素。——情节。——情节的原素。——风格。——风格的原素。——性格,情节与风格的集中。 三 上述的规律决定一个文学时期的各个阶段。——文学时期的开始。——由于无知而不够集中。——《纪功诗歌》。——英国初期的戏剧家。——文学时期的结束。——由于驳杂不纯而不够集中。——欧里庇得斯与服尔德。——文学时期的中段。——完全的集中。——埃斯库罗斯。——拉辛。——莎士比亚。 四 造型艺术品的各种原素。——肉体及其原素。——线条的建筑程式及其原素。——色彩及其原素。——这些原素如何集中。 五 上述的规律决定艺术史上的各个阶段。——原始时期。——由于无知而不够集中。——意大利的象征派与神秘派。——乔多。——意大利的写实派与解剖学者。——芬奇的先驱者。——颓废时期。——由于驳杂不纯而不够集中。——卡拉希三兄弟及其继承人。——模仿意大利风格的法兰德斯画家。——鼎盛时期。——完全的集中。——芬奇。——威尼斯派。——拉斐尔。——高雷琪奥。——规律的普遍性。 六 摘要。——决定艺术品的优秀及其等级的原则。 *** 艺术家文学家译名原名对照表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