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作者想写写自己过去的想法,想把小时候的经历以及求学期间的趣闻讲给女儿。动笔后,感觉挺有意思,那些深埋在心里的琐事很快就“复活”了,有历历在目之感。差不多用了5个月的闲暇时间,把40岁以前那些记忆犹深的琐事回忆了一遍,结集成《生逢其时》一书。
国庆节长假期间,觉得意犹未尽,开始动笔写《水缘》一书。这本书写的基本上是近15年来作者考察途中的一些见闻和感受,多与水有关、与河流有关。如果说《生逢其时》是写给女儿的,那么《水缘》则是写给夫人的,欲把作者所看到的好山好水复述给她。
在写《生逢其时》和《水缘》的同时,还触景生情写了些短文和诗,有即兴的,也有回忆的,觉得也应该结成集子。由于主体不明确,权且起名《怡情》,算是一种自我陶冶吧。
去年4月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我想写写自己过去的想法,想把小时候的经历以及求学期间的趣闻讲给女儿。动笔后,感觉挺有意思,那些深埋在心里的琐事很快就“复活”了,有历历在目之感。差不多用了5个月的闲暇时间,把40岁以前那些记忆犹深的琐事回忆了一遍,结集成《生逢其时》一书。
国庆节长假期间,觉得意犹未尽,开始动笔写《水缘》一书。这本书写的基本上是近15年来我考察途中的一些见闻和感受,多与水有关、与河流有关。如果说《生逢其时》是写给女儿的,那么《水缘》则是写给夫人的,欲把我所看到的好山好水复述给她。
两本书成稿后,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鼓励我出版并与大家分享。我心里有些不自信,但还是壮着胆子把书稿送给了河南人民出版社和黄河水利出版社,选题均通过,并很快出版。拿到书后,自然有一种特别的兴奋之感,签名送出去了几百套。不少朋友看后,毫不吝啬地给予了赞誉,这对我是又一次鼓励。
在写《生逢其时》和《水缘》的同时,还触景生情写了些短文和诗,有即兴的,也有回忆的,觉得也应该结成集子。由于主体不明确,权且起名《怡情》,算是一种自我陶冶吧。
写《生逢其时》之前没有写过这类文章,没想到写了一年却形成了一种兴趣,一种割舍不掉的兴趣,以至于几天不写点啥,心里会感觉不安。仅从这一点看,我很想鼓励大家,闲暇的时候也静下心来写写自己的生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至于写诗,是从2012年的那篇《登太室山》开始的,写了3年,仍然不得其韵。如果严格按照格律要求,这些作品可能还称不上诗,只能算作情景“吟”,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已。不管如何,自我陶醉一下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李文学,1962年生于河南汝阳。1983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3年获美国拉玛尔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水利工作。出版作品有《生逢其时》《水缘》等。
篇记
春到小浪底
龙潭大峡谷
神灵寨
青要山
木札岭
登始祖山
冬日里的皇城根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梧桐树
伏羲大峡谷
也说“堵城”
残荷
登太室山
开平碉楼
“两边叨食”
初雪
山里的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