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情报与企业危机管理》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竞争情报与企业危机管理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重点以突发事件为切入点探讨竞争情报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全书共10章,包括竞争情报基础、竞争情报研究的过程、突发事件与企业危机、企业危机管理、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模式、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快速响应能力、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战略、供应链竞争情报快速响应等内容。
《竞争情报与企业危机管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适合从事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危机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使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同时也经历了许许多多惊心动魄而又令人不堪回首的国际、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如“9·11”恐怖袭击事件、SARS事件、南方雪灾事件、“5·12”汶川大地震、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华尔街金融风暴、甲型HlNl流感等。企业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下,其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上述各类突发事件。某些情况下,一些看似平常的事件(如一般性的客户纠纷),如果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也会演变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渐进性、首次性、偶然性、复杂性、后果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可能来自于自然,也可能来自于社会,在其他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可能会使企业卷入危机当中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曾经指出:“危机对企业、对人类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只有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和计划,才有力量与命运周旋。”危机通常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如不在极短时间内调动有效资源予以应对,将对被攻击对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概况
1.2.1 国外概况
1.2.2 国内概况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竞争情报基础
2.1 竞争情报的特点和作用
2.1.1 竞争情报的概念和特点
2.1.2 竞争情报的作用
2.2 竞争情报研究的内容
2.2.1 竞争对手研究
2.2.2 竞争环境研究
2.2.3 竞争战略研究
2.3 竞争情报研究的方法
2.3.1 概述
2.3.2 定标比超
2.3.3 SWOT分析法
第3章 竞争情报研究的过程
3.1 概述
3.2 竞争情报规划与定向
3.2.1 竞争情报规划与定向的步骤
3.2.2 情报用户需求
3.2.3 竞争情报规划与定向的方法
3.3 信息搜集与整理
3.3.1 信息搜集的范围
3.3.2 信息源的分类与选择
3.3.3 信息搜集方法
3.3.4 信息整理与评价
3.4 信息分析与提炼
3.4.1 信息分析与提炼的重要性
3.4.2 信息分析与提炼的内容
3.5 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
3.5.1 竞争情报产品的类型
3.5.2 竞争情报产品的评价
3.5.3 竞争情报的传递
3.5.4 竞争情报服务
第4章 突发事件与企业危机
4.1 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4.1.1 突发事件的概念
4.1.2 突发事件的特征
4.1.3 突发事件的类型
4.2 突发事件的诱因及演化
4.2.1 突发事件的诱因
4.2.2 突发事件的演化
4.3 企业危机
4.3.1 企业危机及其产生背景
4.3.2 企业危机的本质及影响
第5章 企业危机管理
5.1 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和职能
5.1.1 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
5.1.2 企业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
5.1.3 企业危机管理的职能
5.1.4 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视角
5.2 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5.2.1 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
5.2.2 企业危机管理的程序
5.3 企业危机的预警
5.3.1 企业危机预警概述
5.3.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5.3.3 企业危机预警的作用
5.3.4 企业危机预警的内容
5.4 企业危机的处理
5.4.1 企业危机处理的原则
5.4.2 企业危机处理的程序
5.5 企业危机的恢复
5.5.1 企业危机恢复的基本问题
5.5.2 企业危机恢复的程序
5.5.3 企业危机的总结与评价
第6章 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模式
6.1 企业危机预警中的竞争情报模式
6.1.1 危机预警中的竞争情报
6.1.2 危机预警情报模式
6.1.3 企业危机预警中的竞争情报工作策略
6.2 企业危机处理中的竞争情报模式
6.2.1 危机处理中的竞争情报
6.2.2 企业危机处理情报模式
6.2.3 企业危机处理中的竞争情报工作策略
6.3 企业危机恢复中的竞争情报模式
6.3.1 危机恢复中的竞争情报
6.3.2 企业危机恢复期的竞争情报模式
6.3.3 企业危机恢复期的竞争情报工作策略
第7章 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快速响应能力
7.1 快速响应能力及其表现
7.1.1 快速响应能力
7.1.2 快速响应能力的表现
7.2 快速响应能力与企业竞争力
7.2.1 快速响应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异同
7.2.2 快速响应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7.3 快速响应能力的评估
7.3.1 评估意义与原则
7.3.2 评估方法
7.3.3 评估指标体系
7.3.4 评估流程与实施
第8章 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8.1 系统组成和功能
8.1.1 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8.1.2 系统功能
8.1.3 系统总体框架
8.2 信息搜集子系统
8.2.1 信息搜集子系统概述
8.2.2 信息搜集子系统的设计
8.2.3 信息搜集的原则
8.2.4 信息搜集的途径和方式
8.3 信息分析处理子系统
……
第9章 面向危机管理的企业的竞争情报战略
第10章 供应链竞争情报快速响应
参考文献
那么,按照现有的预测难度划分,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就是指事前可以预料到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但这种预料和判断还不能保证完全准确。这类事件一般在发生之前都有一些隐患或征兆。如台风、暴雨、大风降温、沙尘暴、高温、森林火险等。即使是甲型HlNl流感也设有预警等级,比如某地区已经出现了病例,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就会得到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不可预测突发事件是指如恐怖袭击、泥石流、踩踏等事前根本不可能预料会发生的突发事件。
当然,所谓可预测及不可预测只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以前不可预测的事件现在可能变得可以预测了,只是预测的准确程度还有待提高,比如一些自然灾害等。而对于恐怖袭击这类人为的突发事件,虽然预测难度很大,但还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情报系统提前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3)按影响的时空范围划分
从突发事件的规模和影响范围的大小上,可以把突发事件分为国际性突发事件、区域性突发事件或国家性突发事件、地方性突发事件。
国际性的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2009年4月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先是在墨西哥出现,接着向北美乃至全球50多个国家或地区蔓延,并进一步扩展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该事件可以划归为国际性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