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之一,由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写。全书围绕高速铁路众多系统的筋脉、灵魂主线,充分论述了高速铁路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车辆)强相关作用及协调匹配关系,包括轮轨关系、弓网关系、运行控制系统,阐述了高速铁路系统轨道、路基、桥梁、隧道、接触网、列车控制系统与移动设备(车辆)匹配相关的技术标准来龙去脉,为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地安全、舒适、可靠运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之一,由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写。本书突出特点为以车轨耦合关系、隧道空气动力学、弓网耦合关系及车辆与列控系统关系为主线,把控高速铁路主动脉,阐述高速铁路关键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融入了高速铁路较深的理论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全面梳理我国高铁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系统总结建设经验、推进高铁持续创新,国家铁路局组织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编写了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创新丛书,并请高铁工程领域资深权威专家全程指导、审定把关。丛书共31册,本书为丛书之一。
本书是围绕高速铁路众多系统的筋脉、灵魂主线,充分论述了高速铁路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车辆)强相关作用及协调匹配关系,包括轮轨关系、弓网关系、运行控制系统,阐述了高速铁路系统轨道、路基、桥梁、隧道、接触网、列车控制系统与移动设备(车辆)匹配相关的技术标准来龙去脉,为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地安全、舒适、可靠运营提供理论指导。
全书共分5章。第1章绪论,简述了我国高速铁路系统构成及关键系统。第2章轮轨关系,收集运营高速铁路典型案例说明轮轨关系的重要性;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了车辆轨道振动特性,分析了轮轨匹配的钢轨型廓、轨道关键参数,如动力系数及轨道刚度、轨道不平顺、路基不均匀沉降、桥梁不均匀沉降、轨下构筑物过渡段对轮轨动力学的影响,并拟定了钢轨型廓、动力系数、轨道刚度、轨道平顺度有关标准,提出了轨道对路基不均匀沉降、桥梁不均匀沉降、过渡段的要求;在简述路基在轮轨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作用基础上,通过对包括路基动应力、动变形、动加速度等路基动力分析,阐述了路基基床结构及厚度、填料压实标准及各种路基过渡段标准;在总结桥梁在轮轨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作用及关键技术特点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车轨道桥系统动力学模型及评价指标、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荷载,分析了梁跨比、自振频率、梁端转角等梁部刚度、墩台刚度对轮轨动力等的影响,阐述了梁的刚度及墩台基础刚度控制方法及控制标准,展示了常用跨度桥梁结构形式研究;阐述了隧道瞬变压力、洞口微压波、列车空气阻力、气动力等空气动力效应机理、影响因素及危害,控制措施及动力效应标准,提出了满足空气动力效应控制标准的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及缓冲结构标准。第3章弓网关系,重点介绍高速铁路弓网仿真及性能评估、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关键参数、高速接触网系统安全可靠性设计、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精确一体化建造技术等。第4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介绍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及其工程设计有关技术问题,包括中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技术路线、CTCS2级列控系统、CTCS3级列控系统、ATO系统、列控系统等级选择、列控系统跨线运行及后备模式、地面信号显示方案、列控系统与相关专业接口,以及CTCS3级列控系统配套的GSMR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冗余配置、网络覆盖、频率规划、无线网络优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及安全评估要求等内容。第5章技术展望,简介了高速轮轨铁路技术展望、高速磁浮铁路的展望及超级高速铁路技术展望三个方面。
本书突出特点为以车轨耦合关系、隧道空气动力学、弓网耦合关系及车辆与列控系统关系为主线,把控高速铁路主动脉,阐述高速铁路关键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融入了高速铁路较深的理论知识。
本书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靖仕元、王玉泽、李秋义、陈尚勇、许三平、方志国、沈志凌、张健、许建、全顺喜、莫阳春、柏华军、杨莹、胡晓红等编写,肖明清、郭志勇、孙红林、文望青、戚广枫、石先明对本书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对本书易稿提供了帮助。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翟婉明主审。
国家铁路局严贺祥、王强、刘晓冬、魏众对本书进行全面、仔细的审阅,也得到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有关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不吝赐教。
靖仕元,1966年7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本科学士,现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线站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或副总工程师,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连徐高速铁路、长沙磁浮工程、宁宣铁路等项目规划研究、勘察设计,编制了《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及《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两项地方标准、《磁浮铁路技术标准(试行)》行业标准,完成了科技部重点专项《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湖南省重点专项《中低速磁浮车辆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中铁建《客运专线无缝道岔群及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研究》等科研,主要研究领域为高速铁路、磁浮及真空管道交通总体系统设计技术等。获专利8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王玉泽,1960年6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工程硕士,2005年7月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