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维修方法和要领以及相关维修故障诊断案例。
全书内容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维修、智能座舱系统维修、电气控制和数字化调节、安全智能辅助系统维修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维修等。
本书以彩色图解的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介绍。并利用新颖的纸电同步技术,超值赠送全套电子书,纸书和电子书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本书适合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使用,可供职业技术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培训机构的智能网联汽车维修技术培训教材。
《图解智能网联汽车 原理●构造●诊断●维修》全面系统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构造原理及诊断维修知识和技能,本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色:
1.全彩图解,内容实用,通俗易懂,装帧精美;
2.涉及复杂操作的内容,配套二维码操作视频讲解,直观易懂;
3.赠送全套纸电同步电子书,一书两用;
4.自学、培训、教学均适用。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汽车从传统机械演变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如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汽车又由机电一体化产品飞速向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科技产品发展,呈现与电子、信息、交通、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趋势。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我国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智能网联汽车 术语和定义(征求意见稿)》、GB/T 392632020《道路车辆 ADAS术语及定义》以及将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等指导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方向。
从市场来看,智能网联汽车表现势头强劲,据CICV发布的数据可知,2021年1月7月全国乘用车销售1156.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236.5万辆,L2级渗透率为20.5%(2020年同期渗透率14.3%),而且在新能源汽车中,智能网联汽车占有率更高。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大幅增长,据业内专家分析,主要原因为:一方面是大多数车企的车型更新换代,纷纷推出智能网联车型,L2级普及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是用户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越来越高。
汽车(乘用车)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汽车维修自然就是为民服务的内容之一。根据GB/T 404292021技术指标来看,现阶段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了ADAS的很多功能,但离完全自动驾驶的L5级还很远。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较而言,主要在于功能上的体现,ADAS是核心。所以本书在结构策略和内容编排上非常注重智能驾驶控制系统这个章节。纵观全书,内容涵盖技术要求、结构、功能、原理、操作、诊断、检测、维修,例如从普通超声波雷达,到毫米波雷达、普通摄像头、激光摄像头、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导航、智能交互,从CAN到以太网等,每项内容尽可能做到既实用又普及。涉及如小鹏、蔚来、理想、威马、埃安、比亚迪、非凡汽车、宝马、奥迪等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主流智能网联汽车。
依照上述内容,本书分六章,依次为:认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维修、智能座舱和人工交互系统维修、电气控制和数字化调节、安全智能辅助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通信系统维修。
本书由周晓飞主编,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赵朋、李新亮、李飞霞、董晓龙等。
本书适合汽车售后技术人员、一线维修人员和相关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机构教材以及汽车维修相关专业院校老师的参考用书。同时也推荐汽车爱好者收藏阅览。
本书编写参考了大量的技术文献资料,如图书、多媒体资料、专题技术讲座及原车维修手册等。在此谨向这些为本书编写出版给予帮助的同志们及相关文献作者,尤其是本书涉及相关车型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和有效资料的局限性,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者
周晓飞,石家庄市汽车维修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开始从事汽车维修工作至今。2014年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汽车诊断高 级工程师认证。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检验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已编写多种汽车维修类技术图书,因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深受广大汽车维修业内读者欢迎。
章 认识智能网联汽车 001
节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001
一、智能汽车 001
二、网联汽车 001
三、智能网联汽车 002
第二节 自动驾驶概述 007
一、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组成 007
二、智能驾驶技术形态 008
三、自动驾驶术语 008
四、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分级 009
五、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分级 011
第二章 智能驾驶控制系统 013
节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013
一、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术语 013
二、超声波雷达 016
三、毫米波雷达 045
四、激光雷达 068
五、视觉传感器 078
六、多传感器融合 110
七、高精度定位和地图 111
第二节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133
一、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相关术语 133
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航硬件安装位置 134
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135
四、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功能 137
五、自适应巡航控制范围和条件 138
六、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操作与调节 143
七、交通拥堵辅助(TJA) 146
八、弯道巡航辅助(BCA) 146
九、自动变道辅助(ALC) 147
十、智能限速辅助(SLA) 149
十一、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诊断与检测 150
第三节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175
一、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相关术语 175
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硬件安装位置 175
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176
四、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功能 182
五、车道保持辅助范围和条件 184
六、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操作 187
第四节 智能泊车辅助系统 189
一、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相关术语 189
二、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硬件安装位置 190
三、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191
四、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主要功能 194
五、智能泊车辅助范围和条件 196
六、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操作 198
七、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诊断与检测 203
第五节 智能安全系统 220
一、换道辅助系统 220
二、开门防撞预警系统 225
三、盲区监测预警系统 228
四、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230
五、后向碰撞预警系统 232
六、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234
七、交通标志识别系统 239
八、交叉行驶警告系统 241
九、夜视系统 243
第六节 停车场记忆泊车 246
一、停车场记忆泊车原理 246
二、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特点 247
三、停车场记忆泊车的范围和条件 247
四、停车场记忆泊车的操作 250
第三章 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系统 257
节 智能视觉系统 257
一、平视显示系统功能 257
二、平视显示系统工作原理 259
三、平视显示系统硬件及安装位置 261
四、投影图像故障处理 264
第二节 驾驶员疲劳监测 265
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 265
二、驾驶员疲劳监测原理 267
三、驾驶员疲劳监测功能 268
四、驾驶员疲劳监测范围和局限性 270
五、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操作 271
第三节 人机交互系统 272
一、智能数字仪表 272
二、车载智能机器人 296
三、手机互联 303
四、车家互联 306
五、灯语控制系统 307
第四章 电气控制和数字化调节 315
节 智能远光控制系统 315
第二节 座椅数字化控制 323
第三节 车窗数字化控制 324
第四节 车载电话与车载微信 325
第五节 方向盘加热与温度调节 326
第六节 手机无线充电 326
第七节 高度集成的智能电驱系统 328
第五章 安全智能辅助系统 336
节 制动安全 336
第二节 智能安全带 339
第三节 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339
第四节 防盗警报系统 341
第六章 智能数据通信系统 342
节 CAN总线 342
一、CAN总线相关术语 342
二、CAN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关系 347
三、CAN总线诊断与检测 350
第二节 车载以太网 359
一、车载以太网相关标准 359
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需求 361
三、车载以太网通信原理 361
四、车载以太网诊断与检测 365
第三节 LIN总线 369
一、LIN总线功能原理 369
二、LIN总线电气连接 369
三、LIN总线诊断与检测 376
附录 380
附录一 激光功能受限场景 380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语(GB系列) 381
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