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仍保持各个朝代的印迹。它描摹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市井百态,通透卷曲,色彩绚丽,喜庆吉祥,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代表。
编者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引入课堂,通过实地勘察、3D建模、矢量描摹,提取装饰精髓,设计成文化创意衍生品,其中的精华部分将汇聚于本书。编者希望与您一同欣赏岭南装饰艺术精华,品味其中的喜悦与欢畅!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历
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仍保持
各个朝代的印迹。它不像
中国北方皇家建筑那样庄
严雄直,亦非江南园林水
墨画般写意。它描摹神话
传说、戏曲故事、市井百
态,通透卷曲,色彩绚丽
,喜庆吉祥,是中国传统
建筑装饰的重要代表。
明清时期,广州作为
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进出口货物汇聚于此。
十三行周围商馆林立,能
工巧匠云集,大量外商订
单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多元
化。建筑装饰融合当时欧
洲盛行的巴洛克、洛可可
风格,以彩绘玻璃、拱饰
、柱饰等装饰表现出游龙
戏蝶、卷草舒花。它们形
态通透多变,线条卷曲蔓
生,色彩热情夸张,内容
密集细腻,无以复加。
在“西学东渐”中外文
化融合的同时,岭南人开
拓进取,坚韧务实,装饰
不仅保留了《营造法式》
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的
典藏样式,还将大量粤剧
场景如“唐明皇逛月宫”“
桃园结义”“封神榜”“哪吒
闹海”等,以石雕、木雕
、砖雕、灰塑、陶塑的形
式,刻画在室内外梁枋脊
饰及墙壁上,情景交融,
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和
强烈的民族意识,将岭南
文化内化于心,凝聚成强
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人
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
行为方式,培育世代相传
的文化自信,并使这种自
信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如今,岭南传统建筑
像是一颗颗珍贵的“活化
石”,在城市化浪潮的冲
击下,被不断侵吞消亡。
岭南传统建筑技艺日渐式
微,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危机。一些传统建筑门庭
冷落、无人问津,成为岭
南人陌生的故里。针对这
一问题,近几年,我们将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引
入课堂,通过实地勘察、
3D建模、矢量描摹,提
取装饰精髓,设计成文化
创意衍生品。越来越多的
同学感悟到岭南装饰艺术
的欢快活泼,他们满怀自
信,不断创作,描绘梦想
,传承岭南艺术的感染力
,希望以岭南传统艺术助
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
展。至今,这些创作成果
已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
200余项,申报专利30余
项,其中的精华部分将汇
聚于本书。希望与您一同
欣赏岭南装饰艺术精华,
品味其中的喜悦与欢畅!
朱向红
广东工业大学
2021年10月
朱向红,出生于1969年2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建筑学、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等方向的研究,参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社会科学项目,主持大中型建筑设计5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已出版《建奇筑趣》《环境设计双语教程》《工程图速成》《设计构成基础》《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制图》《工程造价基础》等多部著作。
第一章 佛山清晖园
第二章 余荫山房
第三章 佛山梁园
第四章 可园
第五章 宝墨园
第六章 万木草堂
第七章 十香园
第八章 番禺学宫
第九章 庐江书院
第十章 锦纶会馆
第十一章 陈氏书院
第十二章 李氏大宗祠
第十三章 光孝寺
第十四章 华林寺
第十五章 仁威庙
第十六章 佛山祖庙
第十七章 南海神庙
第十八章 五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