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央阿瓦》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录作者散文数十篇,主要围绕阿坝展开描写。文集主要生活记述、作者家乡“白草羌”集中地带即白草河畔成长史、玉垒山下汶川威州写真,再的名山大川特色小镇或者小山村都有涉及。该书介绍了美丽的阿坝大地不一样的自然山水书充满了亲和力,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阿坝的热爱和眷念之情,本书语言优美流畅,行文可圈可点、引人入胜。
这部长约二十万言的散文集展示了美丽阿坝大地不一样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正如那一个在雪域高原向我们演奏着羌笛的“白草羌”史诗传唱者,古老沧桑,清新美好,集于其行文中,让人颇为感动。文学散文这支“羌笛”,作者应用得得心应手,是川西北多民族文化交融与爱心的正能量传递。
多民族文化的羌笛颂——
顺定强散文集《达央阿瓦》
序
张放
如果从民族学、人类学
也即学术角度来看,顺定强
(白羊子)这部散文集《达
央阿瓦》强项无疑在于民族
人类学、语言学角度的思考
。顺定强的母语是羌语,并
精通藏语(他曾经送我一部
由他记录译写的阿坝地区藏
传民间故事),日常工作用
语是汉语文,而其专业出身
则是英文。在熟练地掌握多
语种的情况下,他对家乡阿
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书写描
绘可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他讲述历史、考证渊源、
辨析得失、抒发情怀,毫无
疑问,他的文章别人难以代
替,他的能力不是任何人可
以一蹴而就的,就像阿坝高
原的奇峰异境不是任何一处
都可以轻易复制的。这是一
种血脉关系、民族认同、心
灵生长史,这是川西北多民
族生活自古而今融合、迁徙
、发展的有力见证。
这部长约二十万言的散
文集主要分几个板块,作者
工作达二十年之久的阿坝草
原生活记述、作者家乡“白
草羌”集中地带即白草河畔
成长史、现供职处所玉垒山
下汶川威州写真,再有即阿
坝州内外地区的行旅掇拾。
几乎每个板块都有可圈可点
、引人入胜的行文,最让我
着迷的还是作者与生俱来的
那一份抒情气质这与他高原
牧歌般的生活形成强烈呼应
,使其行文带有诗歌般的韵
味与边塞地理自然的雄浑与
美好。如果要给出一个比喻
,我想羌族的羊皮鼓铃舞比
较雄壮奔放,似有相似,但
作者颇多时候,耽于静思,
甚至是喁喁独语,行走于高
原宝石蓝的天空下奇花异草
、人情深邃之间,不无淡淡
的是时间的忧伤,我想用“
羌笛颂”来加以形容,可称
天衣无缝。而顺定强正如那
一个在雪域高原向我们演奏
着羌笛的“白草羌”史诗传唱
者,古老沧桑,清新美好,
集于其行文中,让人颇为感
动。
而事实上在顺定强当下
供职的师范学校,20世纪
50年代末国内有名制片厂拍
摄片名《羌笛颂》电影,学
校师生应邀倾巢出动扮演当
年的红军将士,长长的队伍
突破那一座在风雨与弹雨中
摇曳的岷江竹索桥。那一支
羌笛的旋律,至今回肠荡气
、袅袅不绝。顺定强接过他
祖辈的古老乐器,则用新时
代与新世界的胸襟豪情与知
识体系,演奏着羌笛颂的续
篇,叫人如何不聆音?
我们的先辈是一个历经
苦难和沧桑的民族。千百年
来,牧羊人出生的先辈摈弃
繁华,挺进洪荒,白手起家
,逐鹿高原,用智慧和胆识
以及骁勇建设出了一种神奇
美丽的真实,缔造出了灿烂
的游牧文化与堪称富饶的部
落生活。
(《我们从远古走来》
)
带着岷江大峡谷泥土的
母语,宏阔,神圣,流淌成
一条永不封冻的岷江河。不
变的纯朴,走不出的乡愁。
是故乡人的一生。落叶归根
,告别陪着明月寂寞的长夜
,踏上归程。蹚过那条母语
流淌的河流,望着岷江大峡
谷的天空,明天更加灿烂辉
煌。
(《岷江之歌》)
托马斯·卡莱尔在称赞但
丁《神曲》精彩的诗意描写
时由衷感叹:“任何一个曾
经离开家园,离开挚爱的人
,都不能不在内心引起强烈
的共鸣!”(《卡莱尔文学
史演讲集·第五讲》)顺定
强散文集之所以请我为序,
缘在二十多年前我曾经为他
的创作初集作序,还因为他
现供职的单位,即我父母献
出青春与热情的历史所在,
也即我生命的“摇篮”。阅读
顺定强羌山与藏乡的散文篇
幅,我仿佛还看见我父亲与
学生扮作红军,持着道具枪
,听导演呵呼指挥摇摇晃晃
冲向惊涛骇浪上的竹索桥。
咿呀学语时,母亲教会
的第一个单词沾满了岷江大
峡谷的泥土。泥土的单词,
沾满谦卑,让母语成为谦卑
的土语……然而,谦卑的土
语,却是智慧的天籁,在那
么厚的时间里,让我们在岷
江大峡谷与时空对话。
(《岷江之歌》)
“那么厚的时间里”,真
让人为之动容!谁不思念自
己的母亲、自己的母语?时
间的长河并不能隔断人间亲
情。我不会羌语,只会方言
土话,亦曾会日常藏语(若
尔盖草原生活四年)。比较
近同的生活轨迹,因此读顺
定强的叙事抒情篇章,有如
亲历,感同身受,多处阅读
,近乎于要高唱低吟,甚至
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
如经他考证:
“阿坝”是藏语“阿里瓦”的
音译,简称“阿瓦”,“净土
阿坝”的藏语音译就是“达央
阿瓦”……阿坝州因阿坝县
而得名。传说阿坝人是阿里
人的后代,是阿曲河上游那
座神山莲宝叶则山神的女儿
与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朱拉
加人神结合所繁衍的后代。
(《阿曲河的怀想》)
经他查阅:
赶马人的吆喝声以及与
店老板的讨价还价声尚不肯
在流年里安顿下来,更兼有
清代陈克绳所著《保县志》
:“濛濛朝雨过甘溪,几户
人家屋盖泥,云雾不分山左
右,汉羌民族河东西。”
(《相遇甘溪》)
经他联想:
身临其境地想到了唐代
诗人薛涛吟唱薛城的又一首
诗《筹边楼》:“频临云鸟
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层上
见边头。”再一次感受了这
座千年古镇的风采。
(《梓橦塔下南
白羊子,本名顺定强,羌族,四川松潘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阿坝州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鲁迅文学院第九期作家班学员。现供职于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先后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相约阿曲河》《行走阿坝》《神奇的莲宝叶则》,报告文学《洒满阿坝的阳光》《抗争百年顽疾》,长篇小说《雪线》。《达央阿瓦》是作者的第四部散文集。
守望川西高原
阿曲河的怀想
雪落在“达央阿瓦”的脊背上
牛粪烟的味道
莲宝叶则的湖泊
夏尔尕牧场
寻找灵魂深处的“达央阿瓦”
怀念阿坝的春天
难忘那片青稞地
我们从远古走来
岷水泱泱
岷江之歌
汶川采韵
洞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薛城散记
相遇甘溪
梓橦塔下南沟水
松州古城断想
白草羌的怀想
怀念故乡的水竹林
我从羌山深处走来
怀念我的父亲
春到九寨
达古冰山畅想
金川梨花白如雪
爱上马尔康
梭磨河畔采韵
走进天边的若尔盖
在若尔盖偶遇“梅朵措”在日干乔寻找秋草地的美丽壤塘的路
在小金,追寻红军足迹
游阆中古城
邛海唱晚
再回母校
邂逅攀枝花
蒙顶山上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