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通过分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与评估、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方法与技术规程研究,提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方法,为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分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编写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协作。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入手,结合不同尺度的农用地调查评估案例研究,合理确定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任务分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研究比较现有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原则与方法、不同等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的管理对策、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分级与优先保护区确定的关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承担相关区划方法的对比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管理政策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我国农用地利用状况及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现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担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方法研究,提出设施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主要为农用地)总的超标率为16.1%,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林地、草地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从“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深化土壤环境调查,对粮食、蔬菜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等方面提出了土壤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围绕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科技需求,战略性提出了“农村土壤环境管理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并明确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评估与安全性划分方法研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也明确了土壤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确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明确本行政区域内优先区域的范围和面积,并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源排查的基础上,划分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建立相关数据库。”要落实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任务,需要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等级划分、优先保护区划分等方面的技术文件作支撑。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是关系到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农用地自然属性多种多样,经济属性也是千差万别。自然属性最大的差异就是水热条件不同,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经济属性上,由自然属性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农用地土壤不同的肥力特征、不同的耕作制度以及人口承载力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农用地土壤的利用强度和化学品的投入量,受周边城市发展、工业污染源类型、分布及排放的威胁,造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面临不同的隐患,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产生巨大差异。所以,处理如此复杂的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问题,绝对不可能按照一种思路、一种模式对待,需要分门别类、分级分区采取不同的利用与保护措施,使有限的农用地发挥最佳的资源利用效益,并保持永续利用的价值。本书通过分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与评估、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方法与技术规程研究,提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方法,为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分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编写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协作。本书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入手,结合不同尺度的农用地调查评估案例研究,合理确定研究内容,进行研究任务分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研究比较现有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原则与方法、不同等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的管理对策、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分级与优先保护区确定的关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承担相关区划方法的对比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确定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管理政策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我国农用地利用状况及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现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担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方法研究,提出设施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第1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基本概念
1.1 农用地
1.2 土壤环境质量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3 土壤环境背景含量和土壤环境背景值
1.4 土壤环境本底含量和土壤环境本底值
第2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我国农用地利用状况分析
2.2 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研究
2.3 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
2.4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布点方法研究
3.1 土壤采样分析及土壤采样布点所需辅助数据的获取
3.2 连续型和离散型辅助数据的空间变异结构推断
3.3 区域土壤采样布点模式设计
3.4 土壤采样布点方案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评价
3.5 最佳采样布点模式及空间预测方法分析
3.6 最佳布设土壤样点数量分析
3.7 空间预测的最佳栅格分辨率确定方法
第4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标准研究
4.1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现状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用地土壤标准简介
4.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特点与作用
4.4 GB 15618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考量
4.5 农用地土壤筛选值和管制值制定方法学研究
4.6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确定
4.7 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确定
第5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等级划分方法研究
5.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5.2 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比较
5.3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5.4 基于超标评价和累积性评价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5.5 基于多维评价的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5.6 评估结果的地图表征与统计
第6章 国内外农用地分级分区管理研究
6.1 国外农用地分区管理的实践经验
6.2 我国农用地分级分区研究基础
第7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划定
7.1 划分优先保护区的必要性
7.2 农用地土壤环境优先保护核心区确定的技术方法
第8章 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管理对策研究
8.1 管理需求分析
8.2 优先保护区的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