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以及战争对参战者和经历过战争的普通公民的影响。他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和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通过考察包括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巴巴罗萨行动、日本对华战争的扩大、后方战线的发展以及1949-1945年盟军的胜利等关键事件来分析战争的进展。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似乎是一个人们无法避免却又极力想避免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百年前,但它身后的阴影至今投射在我们心中,也彻底地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这本书从这场大战的起源开始,梳理了其中多个重要事件,无论是欧洲战场的惨烈还是中国人民坚定抗日的决心,都在书中得到体现。在祈望和平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曾经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相同的悲剧不再上演。
序 言
孟钟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当代“无法过去的过去”。从根本上而言,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运行法则源于七十几年前的炮火、泪水、教训和探索。正因如此,即便任何一段历史都是独特的存在,永远不会以同样的面貌轮回再现,但当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龙去脉的一次次回溯和呈现,仍然不啻为某种让世人保持警觉、谨慎权衡、小心决策的资治法宝。
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中,战争何以发生以及盟军如何取胜这两个问题,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有关战争起源的争吵,自战火出现后便没有停歇过。有人归咎于凡尔赛体系的结构问题,有人指责希特勒的处心积虑,有人批判欧美国家的绥靖主义,有人指向苏联的外交自保。即便在“二战”起始点上,都存在着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1941年说等不同论断。与此相似,有关反法西斯同盟最终获胜的原因,研究者也各有所选,从人心所向到国力比较,从战略优劣到决策成败,从外在环境变迁到内部结构变化。就此而言,对每一位书写二战史的学者来说,怎样回应上述问题,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牛津通识读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恰恰反映了作者格哈德•L. 温伯格的学术功底及其个人的研究心得。1928年, 温伯格出生于德国城市汉诺威。1938年,他因犹太身份而不得不随家庭出逃英国。1941年,他来到美国。在日本短暂服役后, 温伯格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完成自己的学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肯塔基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他的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的德国流亡历史学家汉斯•罗斯菲尔斯(Hans Rothfels)。罗斯菲尔斯持坚定的反纳粹立场,认为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这一观点对温伯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毕生投身于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及二战史的研究,整理了包括希特勒《第二本书》在内的德国档案, 曾出版《德国与苏联》(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希特勒德国的外交政策》(The Foreign Policy of Hitler’s Germany)、《战争中的世界》(A World at Arms)、《胜利展望》(Visions of Victory)等著作。
除此之外,温伯格积极参与了有关二战史的各次重大争论。20世纪50年代,他与导师罗斯菲尔斯一起,同德国右翼历史学家安德里亚斯•希尔格鲁伯展开辩论。希尔格鲁伯认为,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是一种防御方案,因为希特勒担心苏联会攻击德国。不仅如此,他还把英法向德国宣战的9月3日作为“二战”爆发日。对此,温伯格始终持批判态度,坚持认为德国外交政策很早就做好了侵苏准备,德国入侵波兰的9月1日是毋庸置疑的“二战”起始点。60年代初,他反驳波裔美国历史学家大卫•L. 霍根有关“二战”起源于英波密约的观点,提出德国早在《霍斯巴赫备忘录》中就表明了入侵波兰并发动全球战争而非大陆战争的态度。这一立场支撑他批评英国历史学家A. J. P. 泰勒,认为后者对希特勒的外交理念评价过低,因为在温伯格看来,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提出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进一步而言,希特勒并非泰勒眼中的传统政治家,而是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型政治人物。由此,他在90年代有关屠犹问题上的“目的论”和“功能论”的争议中力挺前者,批评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布罗宁未能认清希特勒早已确立的屠犹目标,反而陷入有关“最后解决方案”如何形成的繁琐考证中。也正是在这一点上,2007年,他在评述英国历史学家伊恩•克肖的著作时,反对后者贬斥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做法。温伯格认为,希特勒在苏台德危机时已做好了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而张伯伦通过谈判手段让他不得不进行了“战略退却”。就这一点而言,张伯伦并非无功而返。简言之,在其漫长的二战史研究生涯里,温伯格始终秉持着希特勒及其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这一基本立场,强调希特勒的反犹反共意识形态及夺取世界霸权的野心。
本书是温伯格于2014年出版的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译本。上述理念及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心得,都浸润在字里行间中。
在引言里,作者回应了有关“二战”起点的争议,但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即便此前已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军事冲突。当然,他随即重申了自己的老观点—“德国发动战争之初,即有吞并全球之意”,由此让这场大战“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特色”。
在通往战争的“两次世界大战间歇期”,温伯格既关注了《凡尔赛条约》的问题,又肯定了它给国际治理带来的一些正面元素,如国际联盟“为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影响了20 世纪普通民众和领导人的思考方式”,对于战犯加以审判的条款即便没有落地,但也“为人们开始思考战争的恐怖提供了新的因素”。作者充分描述了希特勒的霸权构想,并在此背景下肯定了张伯伦的斡旋努力,因为《慕尼黑协定》被希特勒视作“一辈子犯过的最大错误”。也正因如此,1938 年后,希特勒的侵略步伐变得更为坚定。
有关战争的进程,作者并没有过多创新之处。但显然基于自己的研究心得,温伯格专列一章详谈“巴巴罗萨计划”。不仅如此,他在东亚地区也发现了苏、德、美、日四国之间的复杂关联。他对于双方的战略方案与具体战术进行了颇为精到的叙述和点评,基本反映了最近四十年来军事史方面的研究进展。
与其他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专列一章分别讨论了各国后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是一次“整体战”。它不仅外化于战场上的生离死别,而且还表现为后方世界的纷繁复杂。既有抵抗者,又有合作者,既有屠杀,又有静默。当然,战争推动了军事科技以及战地医疗技术的长足发展,“战后,这些成就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作者总结说,“虽然‘二战’期间物质破坏巨大,但毕竟也有几样有益的技术进步”。
在温伯格看来,“胜利的代价是高昂的,但是失败的后果更加可怕,从这个意义上说,胜利的高昂代价是值得的”。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大战的性质和结论都在警醒世人,今后对待战争应慎之又慎”。
全书言简意赅,从全球史的视角,评述了这场世界大战在各地区的兴起、发生与影响。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关注欧美大国,而是尽量把笔触伸到为战争所影响的一切国家。例如中国,温伯格虽然不赞同把“二战”起点放在1931年或1937年,但并不否认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而且提醒读者,“不管有无外援,中国人民都会坚持抗日”,并提到了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至少一千五百万”。他也注意到日本的战争反省远远不如德国深刻,以至于那些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和地区“拒绝与日本达成和解”。
当然,一本带着明显作者研究印记的小书,不免挂一漏万, 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讨论。在关于战争的起源讨论中,温伯格显然过于重视了希特勒的称霸野心和决策影响,对英法的绥靖主义缺少深入分析。与此相反,他对苏联的各种批判散见于各章之中。甚至在有关“二战”影响的评述里,他也只关注到苏联人的感受变化,却没有提及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这一事实。此外,作者似乎对波兰抱有最大的同情心,以至于在两处都以最高级的方式来提及波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遭受‘二战’蹂躏的程度有波兰那么深远”,“没有任何国家的损失比波兰遭受的蹂躏、冲击、劫掠和毁灭更严重”。然而,这种定性在比较视野下却是值得怀疑的。
不管怎样,温伯格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美国二战史学家,他的这本小书依然是我们走进这场“无法过去的过去”不可或缺的入门指南。
格哈德•L.温伯格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1928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在肯塔基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交史和军事史。曾主持美国历史学会的战争所获德国档案微缩摄影项目,整理出希特勒所作《第二本书》并出版,另著有《希特勒德国的外交政策》(1980)、《战争中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史》(1994)等书籍及多篇学术文章。
序 言
引 言
第一章 两次大战的间隙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三章 西线战事:1940 年
第四章 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入侵苏联
第五章 日本扩大侵华战争
第六章 转折点:1942 年秋至 1944 年春
第七章 各国后方以及技术、医疗领域的发展
第八章 盟军获胜,1944 —1945
结 论 119
索 引 122
英文原文
引 言
起初,人们把终止于1918年11月11日的那场战争叫作“大战”,几十年以后,才陆续有人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将1914年到1919年间那场肆虐全球的冲突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立碑纪念,足以说明那场战争冲突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破坏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1914年以前,也发生过多次波及全球、极其血腥的战争,其中既有陆战也有海战,但是,没有任何一场战争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殃及如此多的国家和殖民地,直接或间接牵连如此高比例的世界人口,帝国与封建王朝灰飞烟灭,无数生灵涂炭。战争一结束,人们额手称庆,以为再也不会发生这种灾难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1918年后仅仅过了二十年,历史悲剧差点重演?并于第二年(1939年),一场世界范围的战火再度点燃?
如今,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算起,有人认为应从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算起,有人则认为应该从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算起,还有人认为应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算起。本书认为,上述战争冲突的性质不同。发生在东亚的两次战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对华局部侵略的升级扩大,意大利在非洲东北发动的战争行为是其殖民扩张的延续,而西班牙内战自始至终没有打出国门。尽管在上述战争中有外部势力为冲突一方提供援助,但是公开参战的只有直接相关的几个国家。的确,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是蓄意加入德国于1939年发动的范围更广的战争行动,但是日本人的偷袭并非上天注定(详见本书第五章)。1945年至今,国家间的战争和内战也发生过不少,所幸没有任何一场军事冲突蔓延至全世界。
本研究姑且采纳这种观点,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那么,为什么认定它一开始就是世界大战,而不认为它开始只限于欧洲内部,直到1941年底后才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须知,此前始于欧洲而后波及其他地区的战争发生过多次。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欧洲,然而,从一开始它就具有世界特色,涉及全球范围。德国发动战争之初,即有吞并全球之意,这点我们将在第一章详细介绍。应战的盟国一开始就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天以后,南非联邦也宣布参战。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也从最初就介入了,比如,法属殖民地的非洲士兵在法国作战(他们投降以后被德军枪杀的有成千上万),英国在印度也招募了这场战争规模最大的志愿军。意大利直到1940年6月才正式参战,但是它一参战,就将非洲大陆拖进战争的旋涡。不会有人认为1941年五六月间在伊拉克爆发的抗英起义和在叙利亚爆发的战争仅限于亚洲范围吧?
海上的战争也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大战的色彩。有两个例子足以证明。1939年12月在乌拉圭近海爆发的德国“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与英国“埃克塞特”号、“埃贾克斯”号和“阿基里斯号”巡洋舰之间的海战;1940年苏联人给德国提供援助,派遣补给巡洋舰穿越北冰洋,沿着西伯利亚海岸向东,以使德国能够击沉盟军部署在太平洋的舰船。德国人发动潜艇战、英国 截击德国商船,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
如果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终于1945年9月日本投降,那么,其中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人们对于是谁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意见不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发动的这一点毫无争议。本书第一章重点探讨的问题是,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的成年人对前次战争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何以还能爆发?它是如何爆发的?德国发动战争的时候,志在必得,而且有段时期确实有获胜的势头,为什么最后胜利的反而是盟国?后面几章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此外,本书还将重点考查为何有些国家站在了德国这边,比如主动参战的意大利、日本、匈牙利、芬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从而和西半球的大部分国家相背;又为何有些国家和英国、法国站在了一起,比如受到侵略后才应战的苏联和美国。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所以有必要考查战争在各参战国引起的改变,也有必要考查部分参战国战前拥有的殖民帝国的兴衰。本书也将探讨武器的重大变革以及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巨大进步。有不少新的机械设备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它们现在依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将继续影响下去,写作本书初稿所用的电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