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丛书:住区设计》主要讨论住区概念、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住区区位与策划、住区规划与设计、基于社会学角度的住区建设及住区设计模式的研究。
《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丛书:住区设计》可供建筑师、规划师、房地产开发商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阅读。
1 住区概念及其他
1.1 相关概念及解析
1.1.1 社区
1.1.2 居住区
1.1.3 住区
1.2 住区设计
1.2.1 住区规划概念
1.2.2 住区规划的社会学拓展
2 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1 理想主义住区规划思想
2.1.2 邻里单位(№1ghhorhoodunlt)
2.1.3 英国新城镇理论
2.1.4 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
2.1.5 “精明增长”理论
2.2 国内城市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2.1 传统住区实践
2.2.2 1950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初步形成
2.2.3 1960年至1976年——理论与实践停滞期
2.2.4 1976年至1998年——居住区规划理论形成并成熟
2.2.5 1998年后——多元化发展
3 住区区位与策划
3.1 城市住区区位
3.1.1 区位的概念和内涵
3.1.2 区位因素
3.1.3 住区区位
3.1.4 影响住区区位的因素
3.2 住区规模
3.2.1 影响住区规模的因素
3.2.2 住区规模尺度
3.2.3 不同住区规模的特征
3.3 建设原则与理念
3.3.1 阿瓦尼原则
3.3.2 适居性原则
3.3.3 综合效益原则
3.3.4 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3.4 住区开发策划
3.4.1 住区开发建筑策划
3.4.2 信息采集与分析
3.4.3 成本收益分析
3.4.4 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4 住区规划与设计
4.1 住区设计的重点与方法
4.1.1 住区设计模式
4.1.2 可持续设计
4.1.3 公众参与制度设计
4.2 前期工作
4.2.1 基本资料收集
4.2.2 前期评估
4.3 住区设计内容
4.3.1 规划组织结构
4.3.2 道路变通组织
4.3.3 公共服务设施
4.3.4 绿地系统设计
4.3.5 住宅群体空间
……
5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住区建设
6 住区设计模式研究
7 结语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在城市中心地区,住区开发受到来自城市土地价格、地块规模等方面的制约,无论从住区规划角度还是从开发效益角度来看,规模尺度都不宜过大;其次,受到城市原有周边环境的深刻影响,要求住区开发应与周边环境整合,共同形成具有亲切邻里感的城市社区。以上因素决定了位于城市中心的住区开发必然是小规模的开发模式,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更加适合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的有机更新目标的实现。
可以看出,“邻里单位”的一些原则和邻里环境的创造是一种更加适合于小规模建设的住区设计模式。
2)复杂区位与混合型住区营造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区与建成区昂贵的地价使得越来越多的住区建设选择在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住区规划既能够合理利用城市交通,与城市中心区有快速的连接,又能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进行混合住区的营造,形成新的城市增长点。
由于认识的局限,早期在城市边缘地带建设的住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或建成之初就在就业、居住配套、城市交通、区域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方面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单纯住区项目的建设,由于缺乏就业支持,缺乏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造成城市边缘住区缺乏吸引力。
针对住区面临的问题和潜在威胁,人们开始在西方新城建设的历史和新城市主义的主张中寻找解决问题和避免重蹈覆辙的方法。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并持续到现在的英国的新城建设,还是9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其重新关注城市和?昆合型社区营造的基本理念无疑对解决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国外的住区实践来看,混合型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就是:强调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通过创造就业动力,提供综合而完善的教育、医疗、娱乐、商业购物等各类服务;组织多元混杂的居住人群,有效地缓解居住空间分异和阶层隔离的社会问题;住宅户型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的不同需求,这几个方面的混合是混合型住区发展为“自我平衡”的综合性城市空间、创造良性的住区空间形态和富有活力的住区的重点。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混合型住区的营造也势必会为当地城市边缘区带来活力,并激发城市其他的建设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