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的意义》中,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延续了其以往著作中关于自然的元素性和大地性的思考,围绕着风景的密度和悲剧性,以及风景与自然的共振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风景的意义的独特理解。
萨利斯教授有着深厚的西方古典哲学背景,他从现象学和现当代美学视角出发,游走于哲学与艺术的边界,开启了有关想象力和自然元素的哲学思考,在当代美国哲学界自成一家。《风景的意义(未来艺术丛书)》不仅涉及西方艺术史上的大师,如莫奈、塞尚、弗里德里希和克利等,还讨论了中国山水画,尤其是郭熙的画论,显示出他思想的开放和视野的宏阔。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的新作。他从哲学史和艺术史上有关风景的画作和著作入手,在深入探讨莫奈、塞尚、大卫·弗里德里希、保罗·克利等画家画作,以及康德、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风景和自然的独到理解,通过将风景构想为元素性的自然,提炼出风景画的三重含义:大地的、自然的和场所的。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借助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从哲学角度对中外历史上的风景画和山水画进行审视,将风景的本质概括为元素性和大地性,为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独到的视角。尤其是,作者同样关注了中国古代画家李成、郭熙等的画作,尤其注重对中国山水画中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的显隐运作方式的阐发,可以为读者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思考提供借鉴意义。
在我们时代的所有终结言说中,艺术的终结大概是被争论得最多,也是最有意味的一种。不过我以为,它也可能是最假惺惺的一种说法。老黑格尔就已经开始念叨艺术的终结了。黑格尔的逻辑令人讨厌,他是把艺术当作绝对精神之运动的低级阶段,说艺术是离理念最遥远的艺术不完蛋,精神如何进步?然而黑格尔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多世纪以后居然有了观念艺术!但观念一理念为何就不能成为艺术或者艺术的要素呢?如若限于欧洲一西方来说,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次回光返照式的哲学大繁荣,可视为对尼采的上帝死了宣言的积极回应。对欧洲知识理想的重新奠基以及对人类此在的深度关怀成为这个时期哲学的基本特征。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戾之气阻断了这场最后的哲学盛宴。战后哲学虽然仍旧不失热闹,但哲学论题的局部化和哲学论述风格的激烈变异,已经足以让我们相信和确认海德格尔关于哲学的宣判:哲学的终结。海德格尔不无机智地说:哲学的终结不是完蛋而是完成,是把它所有的可能性都发挥出来了。他同时还不无狡猾地说:哲学虽然终结了,但思想兴起了。
我们固然可以一起期待后种族中心主义时代里世界多元思想的生成,但另一股文化力量的重生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被命名为当代艺术的文化形式。尽管人们对于当代艺术有种种非议,尽管当代艺术由于经常失于野蛮无度的动作而让人起疑,有时不免让人讨厌,甚至连当代艺术这个名称也多半莫名其妙(哪个时代没有当代艺术呀?)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似乎已经不得不认为:文化的钟摆摆向艺术了。当代德国艺术大9币格尔哈特·里希特倒是毫不隐晦,他直言道:哲学家和教士的时代结束了,咱们艺术家的时代到了。其实我们也看到,一个多世纪前的音乐大师瓦格纳早就有此说法了。20世纪上半叶开展的实存哲学/存在主义本来就是被称为本质主义或柏拉图主义的西方主流哲学文化的异类,已经在观念层面上为战后艺术文化的勃兴做了铺垫,因为实存哲学对此在可能性之维的开拓和个体自由行动的强调,本身就已经具有创造性或者艺术性的指向。实存哲学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哲学。实存哲学指示着艺术的未来性。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宁愿说未来艺术而不说当代艺术。
所谓未来艺术当然也意味着未来的艺术。对于未来的艺术的形态,我们还不可能做出明确的预判,更不可能做出固化的定义,而只可能有基于人类文化大局的预感和猜度。我们讲的未来艺术首要地却是指艺术活动本身具有未来性,是向可能性开放的实存行动。我们相信,作为实存行动的未来艺术应该是高度个体性的。若论政治动机,高度个体性的未来艺术是对全球民主体系造成的人类普遍同质化和平庸化趋势的反拨,所以它是戴着普遍观念镣铐的自由舞蹈。
战后越来越焕发生机的世界艺术已经显示了一种介入社会生活的感人力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回应了关于艺术的终结或者当代艺术危机的命题。德国艺术家安瑟姆·基弗的说法最好听:艺术总是在遭受危险,但艺术不曾没落艺术几未没落。所以,我们计划的未来艺术丛书将以基弗的一本访谈录开始,是所谓《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1938 ),美国哲学家,波士顿学院哲学系阿德尔曼(Frederick J. Adelmann)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萨利斯教授以对想象力概念的研究和对柏拉图及海德格尔的解读而闻名,是美国哲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创建了现象学研究权威期刊《现象学研究》(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主要作品包括《自然的回归:论感性的超越》(The Return of Nature: On the Beyond of Sense,2017)、《克利的镜子》(Klees Mirror,2015)、《想象力:元素的意义》(Force of Imagination: The Sense of the Elemental,2000)、《方圆说论柏拉图〈蒂迈欧〉中的开端》(Chorology. On Beginning in PlatosTimaeus,1999)、《回声:海德格尔之后》(Echoes: After Heidegger,1990)。
译者简介:
杨光,笔名杨疏清。南开大学英语系学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硕士、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尤其是现象学和古希腊哲学,同时从事美学、艺术哲学研究,并参与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活动。
著有Versammelte Bewegung(《运动的汇集》);联合主编Paths in Heideggers Later Thought(《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路径》);发表有关现象学、古希腊哲学和艺术哲学方面的德语、英语和中文论文多篇;翻译作品包括《苏格拉底》(2016)、《从思想的经验而来》(合译,2018)。
图列表
致谢
前言
一 风景的界限
二 风景的密度
三 风景的悲剧
四 风景的共振
五隐匿的风景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