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系列教程》书中以病例分析为契机,辅之以理论,并归纳了要点,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诊疗决策制定的关键和内涵。在编写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以下几个原则和思想:①医生对于CAP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鉴别、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可能病原体的推测及其耐药风险的分析;②经验性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医生熟知病原谱流行病学和分析病人可能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基础之上的,对住院病人应积极寻找病原学证据;③重症肺炎绝不等同于耐药菌感染,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广谱抗菌药物适应证;④随着病毒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地位提升以及人群特点的多样化,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病毒性肺炎和特殊类型肺炎的认识。
基层兴,则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事业兴!
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倾力编写
适用于基层医生的呼吸系统常见病系列教程
以病例的形式引出疾病相关定义、诊断、治疗、管理等知识,附有临床一线医生详细讲解,便于学习、掌握
根据我国基层特色,适当增加中医药的内容,使内容更加多元化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每一个内科医生,尤其是呼吸科医生经常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CAP重要病原菌耐药谱不断变化、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不断出现,以及诊断新技术、治疗方法和理论的不断进步,CAP的诊治策略和理念亦在不断更新。
为了提高基层医师及专科医师对于CAP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理解CAP的疾病特点和诊疗原则,避免误诊漏诊,本书以《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提出的诊疗思路为框架,参考新近国内外有关专著,设立了11个章节,并结合典型及复杂病例,从临床实用的角度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CAP有关知识和诊治决策的重要原则。此外,由于肺炎是引起脓毒症的常见原因,本书增加了对脓毒症定义和诊治指南的讲解。
本书各章节由负责编写《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的专家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与研究以及大量中外文献的查阅而撰写。因此,本书在注重临床实用的基础上,也很好地反映了CAP诊疗中的观点和理论依据;书中以病例分析为契机,辅之以理论,并归纳了要点,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诊疗决策制定的关键和内涵。在编写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以下几个原则和思想:①医生对于CAP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鉴别、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可能病原体的推测及其耐药风险的分析;②经验性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医生熟知病原谱流行病学和分析病人可能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基础之上的,对住院病人应积极寻找病原学证据;③重症肺炎绝不等同于耐药菌感染,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广谱抗菌药物适应证;④随着病毒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地位提升以及人群特点的多样化,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病毒性肺炎和特殊类型肺炎的认识。
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尽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完美,但书中难免会有疏漏或不严谨之处;此外,本书的编写正值新春佳节,特别感谢各位专家为本书做出的贡献,衷心希望本书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同时,由于时间仓促,限于我们的知识与经验,祈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供编者改进。
曹彬范红
2017年6月
曹彬,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感染学组副组长。
参与了多部国际和国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并参与编写《2014年亚洲MRSA院内肺炎诊疗共识》《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等在内的多部行业规范。作为总执笔人,更新《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方案(2017年第1版)》,为我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荣获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叭4年获第十五届吴杨奖,**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第十四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任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通讯编委。
擅长各类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对复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在病毒性肺炎、肺部耐药细菌和真菌感染诊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范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学科学博士(19982003年获全额奖学金毕业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暨金沢大学医学部)。曾于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氏亲王医院、2015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20042011年曾兼任临床微生物及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
担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与结核学组负责人,中国CAP、HAP/VAP指南修订核心执笔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感染学组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首届呼吸系感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镜医师分会首届内镜感染控制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届委员会感染诊治与合理用药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委员(血源与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届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学组常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
美国胸科协会会员,《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英文版)》等杂志编委,以及Infet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Lung、Journalof Biomedical Sciences、Personalized Medicine等SCI杂志的外审专家。其中以**或通讯作者在Allergy、Cancer、Plosone、Clinical Microbiology,and Infection等杂志上发表SCI/Medline收录文章40 篇。
擅长各类呼吸道疾病的诊治,侧重于肺部疑难重症感染与免疫炎症机制、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与耐药菌诊治等。
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总论
节 定义与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概况
第三节 病原学特点
第四节 病理生理和病理
第二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评估
节 临床诊断
第二节 鉴别诊断
第三节 病原学诊断
第四节 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及治疗场所选择
第三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
节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第二节 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第三节 一般治疗
第四节 重症CAP的处理
第四章 细菌性肺炎及相关疾病
节 细菌性肺炎总论
第二节 肺炎链球菌
第三节 其他链球菌属
第四节 流感嗜血杆菌
第五节 革兰阴性杆菌
第六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七节 厌氧菌
第八节 肺脓肿
第九节 脓毒症
第五章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
节 总论
第二节 支原体肺炎
第三节 衣原体肺炎
第四节 军团菌肺炎
第六章 病毒性肺炎
节 总论
第二节 流感病毒
第三节 人感染H7N9禽流感
第四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五节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第六节 腺病毒
第七章 特殊人群肺炎
节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第二节 吸人性肺炎
第三节 免疫缺陷宿主肺炎
第八章 无反应肺炎/治疗失败的分析
第九章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评价和出院标准
节 初始治疗后疗效评价
第二节 出院标准
第十章 预防
节 总论
第二节 生活习惯
第三节 疫苗
第十一章 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节 总论
第二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治疗
第三节 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治疗
附录一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附录二 肺炎常用评分系统
网络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