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拥抱我写下的文字
首先,感谢大家耐心读完这些文字。这部书稿中的对话与访谈始于2014年秋天,终于2020年春天,大部分受腾讯海外文化和《谷雨计划》栏目邀约撰写。这些对话与访谈大都以受访者的作品在中国出版,或在国际上获奖为契机,很多问题围绕书展开,因此书名为《访书记》。
钱锺书曾对一位求见他的女士说: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我认为,其实不然,如果你很喜欢一本书,你一定想去了解书的作者,这对于理解作品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呈现我和51位海外学者和作家的对话,了解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看书和作者直接交流的经历俨然不同在书里找不到的答案,可以从作者这里获得,并且,看书的思考或疑惑,可以和作者探讨。在所有采访过程中,我试图作为一名记者、学者和读者,和他们对话。如今,对话与访谈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卜正民教授告诉我他如何邂逅《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他认为这幅地图表明17世纪初的中国并非封闭保守,那时的中国人也了解外面的世界。他还在地图上发现了沈福宗的注释,而沈福宗正是第一位到访英国的中国人。薛凤教授告诉我她研究宋应星的原因仅仅出于好奇:宋应星为何会对如此多样化的工艺感兴趣?他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如何能撰写出这么高端的关于世界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阿尔伯特·克雷格教授认为西方并不了解多少中国史,对西方而言,中国依然很陌生。即使在今天,西方对于中国史的了解依然是模糊的、不准确的。他指出中国本身就很复杂,语言是巨大的障碍。要了解中国,必须要学习中国的语言,但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周锡瑞教授参与主编《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他觉得宋子文聪慧过人,是比较优秀的政治家。之前在华盛顿,无论为中国争取援助,还是在史迪威与陈纳德的斗争中帮助后者,他都不辱使命。假如宋子文参加开罗会议,担任谈判翻译,结果可能会好些。西蒙·沙玛教授告诉我,英国《金融时报》交给他一个尴尬的任务:等英国女王去世时,要他写一篇大稿子纪念女王。但他觉得,女王会在他死后继续活很久,他可能永远都不用写这篇文章。
那一次次的对话与访谈,它们或甜,或酸,或苦,或辣,都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的生命,成为我的一部分,当然,也成为我微信朋友圈的各种碎碎念:
2015年3月8日(王德威)
写的时候小心翼翼,编辑编稿时更是小心翼翼,我和她一起扫雷,不得不把王德威教授提到的很多作品作家拿掉。听王教授描述了这样一本书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本书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
江健三郎帮我写了一篇他和莫言的对话。余华谈1984年的翻墙,他当时经常翻墙去看国外的文学作品,这个墙指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门。王安忆写的是她的母亲茹志鹃。汪晖教授写了一篇《石碑》,写的是他和鲁迅的对话。
2015年6月25日(闵福德)
采访完汉学家、翻译家闵福德教授,他发给我一些照片:图一是他和岳父霍克斯(《红楼梦》前80回译者,后40回由闵教授译);图四是他和柳存仁教授(钱锺书称柳存仁教授为海外宗师);图二是他和夫人(霍克斯的女儿)。闵教授的夫人今年年初因癌症去世。夫人住院期间,闵教授一直在医院里陪伴着她,并读《红楼梦》给她听,但只读到了第31回……
2015年7月8日(诺曼·斯通)
诺曼·斯通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以观点标新立异著称。采访他的过程挺不容易的,他回答一句就停顿下来,时常冷场,然后我就赶紧再提问……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2015年7月10日(阿米塔夫·高希)
我对鸦片战争三部曲作者、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采访,大概是首位中国记者对他的采访!他在西方很有名,《金融时报》曾邀请他共进午餐。他做过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后。他做过学术,做过记者,然后选择全职写小说!他是很有才华的作家,文笔极好,尤其是
对细节的描述。
2015年7月17日(齐格蒙·鲍曼)
在编辑大人的建议下,这次的采访对象是我至今所采访的年纪最大、学问最高深的人了。是去他家采访的。他侃侃而谈,一点都看不出90岁的样子。他的妻子比他小7岁。他们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包括奶油草莓、三文鱼饼干……我真该带盆花去,毕竟是到人家里做客,觉得失礼。然后,他把家中所有中国出版社邮寄给他的书都找出来送给了我,更不好意思了。他常常早上4点就起来写作。他今年刚出一本书,另一本也很快要出了!
2015年9月2日(穆博盛)
穆博盛是1977年出生的,年轻有为,而且他汉语很流利。他研究的中国环境史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2015年9月8日(白馥兰)
真喜欢她,柔美的话音。整个过程,我都没有看采访提纲,都能侃侃而问,即使还有点困。
2015年9月9日(薛凤)
薛凤教授研究宋应星。我记得只是在博物馆看到《天工开物》这本书,对其内容知之甚少。弱弱问一句,谁看过啊?
2015年9月9日(卜正民)
卜正民教授是和李约瑟合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高才生,他后来成为明史专家,想读他的专著《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却发现英国亚马逊二手最便宜的也要卖13英镑(约130元)!中译本由三联出版社出版,
才20元!
2015年9月10日(兰道尔·门罗)
以前就听说过科学松鼠会,没想到他们把美国头号脑洞大开人物兰道尔·门罗的奇思异想的科学问答What if都一点点翻译过来,并坚持翻译了5年多。门罗可不简单,在罗粉忽悠联名奏书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小行星4942以门罗的名字命名!采访门罗,他点评了Geeks,让我的脑洞也开了,而且,他是知道谢耳朵的。
2015年11月17日(乔安娜·巴斯福德)
《秘密花园》作者乔安娜·巴斯福德的老公是苏格兰啤酒酿酒狗的创始人!该啤酒超浓烈,名气也不小呢。她的老公之前是渔夫。这本身也是传奇了吧。
2015年12月1日(卜正民)
第二次访问第二帅汉学家卜正民,第一帅是史景迁。他们都是重视细节的新派史学家,不同的是二者的叙述策略,史景迁是把陌生的东西变熟悉,卜正民是把熟悉的东西变陌生。史景迁会告诉你,你觉得这顶帽子很奇怪吗?不,这帽子一点也不奇怪。而卜正民会问你:你觉得这帽子再平常不过吗?对不起哦,我告诉你,不是这么一回事。找文章配图时,发现很多日文材料。比如1938年、1939年出版的《中国事变画报》,以及《大日本军宣抚官》等,对沦陷区的实际情况越发感到好奇!
2016年1月2日(贝剑铭)
研究佛教的教授,从宗教和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茶历史。很有意思。看他
翻译的古文有点萌,比如把敦煌遗文中的《茶酒论》的茶和酒,翻译成茶先生和酒先生。像是在看《太子妃升职记》呢。
2016年1月8日(入江昭)
81岁的美国历史学家入江昭教授,依然每天去图书馆,依然笔耕不辍,你还有啥理由不看书?最欣赏他的观点:了解了世界,你才有发言权!
2016年1月21日(艾超世)
可以看书,买书,研究书,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蛮好的!当然,说的是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管理员。3月中旬开始,剑桥图书馆举办600周岁生日特展,非常值得去!想去!
2016年3月8日(周锡瑞)
我完全是冲着蒋夫人看这本书的,被她迷倒!她说她的人生哲理是:人就是应该在困境中守住自己的理想。被周锡瑞教授的个人图书馆惊呆!他的书架也不错!
2016年4月1日(托马斯·伯根索尔)
他在三周内写完幸运男孩初稿,回忆10多岁时在纳粹集中营以及和父母失散,和母亲团聚的经历,超强的记忆力!从集中营被迫和父亲分离后,他们再也没见。他连和父亲告别的机会都没有。80多岁的他,一直在想念父亲。
2016年4月12日(乔治·阿克洛夫)
第一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经济学背景的我采访起来有些吃
力,尤其谈到Ivan Boesky,Pareto Optimality时。遥想当年,刚毕业时,我也做过经济报纸编辑,财经杂志记者啊!
2016年8月14日(马克斯·黑斯廷斯)
马克斯·黑斯廷斯曾多次去中国采访收集资料。他的个性强硬,思维敏锐,滔滔不绝,会讲故事。他的《秘密战》一书引人入胜。去年爱丁堡国际图书节采访的是安东尼·比弗,今年采访的是黑斯廷斯。他们两位都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长得都很高大,他们都很高产。
2016年9月2日(莉迪亚·戴维斯)
好几次邮件往来,她的话不多,但是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她的神情,这便是作家的文字的力量呢!喜欢她的小说,尽管需要很费脑子去想,她到底在怎么想,她为什么这样写出来?她也有一只黑猫,和我的大小姐很像!
2016年10月6日(恩古吉·瓦·提安哥)
爱大图书馆里放了一堆研究提安哥的书,各类访谈集等。联系采访,费尽周折找提安哥大人,甚至给他儿子写了封邮件找他。他的文字优美,充满诗意。喜欢他的《大河两岸》,看哭了。
2016年10月10日(约恩·福瑟)
在西西里岛乡下租住的大房子里电话采访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他特别开朗友好,但是北欧口音好重。更是跳跃性思维,天才作家都是这样吧?
2016年10月22日(希拉里·曼特尔)
最喜欢她说的要写现在就写,要不写永远都不要写。她是英国少有的出身工人家庭的作家(大多数英国作家出身中产)。童年阴影促使她好好学习,离开家,早早嫁人。我个人觉得她先生一定很宠爱她(不然怎会离婚又复婚?),她陪先生外派,5年看资料,专心写一本历史书。
2016年10月25日(卜正民)
第三次采访男神!他很客观,很低调,很严谨,而且很会讲故事。六卷《哈佛中国史》爱大图书馆有英文版,可是为啥不放在同一个地方?
2016年10月30日(保罗·比第)
采访了2016布克奖得主。没想到这个奖这么大面子。最近几天,英国百万封信件的邮戳是恭喜比第获布克奖这行字。这部作品被英国出版商拒绝18次才出版。我给保罗拍照,因为是在室内,光线特别不好,总共拍了47张,编辑选用了我拍的47张里的最后那一张,论最后一张的重要性!
2018年5月23日(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在北京,边吃美团买的土豆丝和水饺,边写17世纪某荷兰解剖师解剖自己的截肢,然后发现了跟腱。新闻快讯整理完了,联系采访。
2018年9月5日(乔纳森·哈尔)
非常感谢哈尔!采访完,他花了一个小时鼓励我(我也赶紧)尝试写自己的非虚构。一本非虚构写六七年是正常的。并且很多非虚构作者同时是记者或学者。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感谢北京印刷学院的叶新教
授看到我微信群里发的寻人启事,他的学生恰好在这家出版社,认识了很负责的陈先生,才联系上作者。这个过程都能写出一个非虚构故事了。
2018年8月16日(朱莉安娜·芭芭莎)
朱莉安娜·芭芭莎现在是《纽约时报》编辑。我喜欢她可以和各色人物聊天,包括贫民窟买卖毒品的。她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和勇气。觉察到故乡会有新闻,她毅然决然回乡,从租房开始!我去过巴西,还参加过卢拉的声援会,和她的对话格外酣畅。
2018年8月16日(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和帕里探讨我在日本旅行问路时,为什么问到的路人都会脸红?帕里回答可能是因为他们英文差,对自己不自信。喜欢他写的这本非虚构。
2018年12月4日(马修·德斯蒙德)
这本书获得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奖。该书作者马修·德斯蒙德和他的采访对象同吃同住,成为好朋友。他可以睡地板,好几个星期不洗澡。很棒的人类社会学书。作者文笔也超棒,不学究,像是小说。但我觉得女作者就很难去体验,写出这样的书啊。
2018年12月17日(西蒙·沙玛)
只给了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幸亏我内心比较强大,一次都没有看问题,做到和他侃侃而谈。谢谢中信出版社帮忙联系,我的男神西蒙·沙玛爵士!他说写《英国史》参考了上千本书。
这些采访即感,连同这部书中丰富而翔实的访谈与对话,都是我写下的文字。我想起齐格蒙·鲍曼教授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我问他为何70多年来一直关注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他用这样一个故事作答:爷爷圣赫罗尼莫在临死前拥抱自己种的树,和它们告别,因为他知道将永远不会再看到它们。这是个值得学习的教训。所以我也拥抱我写下的文字,希望它们有长久的生命,并且后人会在我停下的地方,继续书写下去。在这里,我也要拥抱我写下的文字。
书稿诞生之日,要感谢的人太多,感谢腾讯的王永治先生、张英先生、陈军吉女士、李佳女士和张中江先生,感谢他们自始至终的帮助和支持,大多数时候,这些对话与访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和付出;感谢该书的策划封龙先生,因为他的慧眼、他的孜孜不倦,这本书得以面世;感谢赵毅衡教授和萧三匝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拙作赐序;感谢我的先生崔尼克,他在研究星星之余,在我的软硬兼施下,帮我整理较难听的采访录音,好在每次,我都能够用好吃的中餐回报他;还要感谢大小姐,每次我联系采访碰壁而闷闷不乐时,都能从她那里充电。
很不幸的是,在这本书诞生之前,齐格蒙·鲍曼教授、阿尔伯特·克雷格和诺曼·斯通教授已经去世,谨以此书表达我对他们最真诚的怀念。
崔莹
爱丁堡
202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