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高中教育版)》是上海市中小学德育重点支持项目,围绕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三大方面内容,梳理出高中学段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应有的认知和行为,旨在提高高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推动家校合作育人专业化发展。
丛书总序
教师教育正当时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我国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追赶世界到领跑世界,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新四大发明闪耀全球,学汉语成为时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
当我们把视野聚焦于教育领域,可以看到,恢复高考的重大决定早于全面改革开放一年,可以说是教育改革引领了全面改革开放,也彰显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观念的变化深入到教育改革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力量。首先,教育极大普及。2011年中国全面实现两基战略任务,2015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也取得不菲成绩。其次,人才供给充分。职业学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普通本科高校累计输送2000多万名专业人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再次,国际水平提升。我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良好,一批高校和学科世界排名显著提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艰巨任务和必然要求。作为开改革风气之先的上海,必须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力支撑五个中心的新定位,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离不开智能化新型学校和智慧课堂。人工智能将既是学习内容,也是未来学习的新工具。通过技术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未来已来。面对席卷而来的科技浪潮,上海教育面临三大跨越。第一个是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流程再造,即从教育目标的确定到最终的评价等整个过程的流程重新进行构造。第二个是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科技人文经典的教育范式锻造,这个教育范式必须适应自己的文化,要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本的,集合全世界科技人文经典的教育新范式。第三个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学习革命,即开展基于脑科学的全脑学习,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学习,开展基于人格化的创新学习,开展基于新技术的高阶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从今天开始,从经典学习进入了超级学习阶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育发展的成就,离不开奋斗在各级各类学校上千万教师的奉献;应对未来教育变革,更需要具有专业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主动作为。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教师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从未懈怠,新时代则带来了教师教育最强音。2018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兴国必先强师的战略思想,要求加强师德师风、振兴教师教育、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地位待遇、确保政策落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教师教育的机遇已来,教师教育的风口已至。
地处南上海的奉贤区,作为上海的有机组成,是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十二五以来,奉贤区紧紧抓住部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上海市唯一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围绕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积极调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主动参与结对交流、委托管理,创造性地开展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集团化办学等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关注育人创新,开展以见贤思齐、敬奉贤人为内核的贤文化德育实践,实现区域教育从追赶到跨越,从跨越到品质的历史转型,为打造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奉贤区教育学院适时而为,顺势而动,为服务品质化教育发展需要,推动南上海品质教育区进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给政府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给学校特色发展谋划策略,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给教育利益相关者打造枢纽,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努力打造区域教育学术高地、人才高地和信息高地,围绕服务区域教育、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发展的工作宗旨,立足教育需求,聚集专业力量,积极扮演思想库、探索者、服务者的角色。
教师新智慧丛书作为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力作,从新时代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专业品格等要求出发,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继2018年出版开篇之作《又一种教育智慧》之后,又陆续推出《智慧开启》、《智慧合作》。三本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分别面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师,从当前家校合作共育这一热点出发,以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力的专业素养为目的,积极发挥区域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学校优秀教师的实践优势,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热点问题,从家校合作共育的高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思路解读,是区域教师教育的精神盛宴。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点燃自己照亮学生,同时点燃学生照亮自己,新时代的教育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让每个老师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想,这也是奉贤区推出这套丛书的主旨所在,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目标所在。
是为序!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前言
追梦品质教育的新智慧
袁 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奉贤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妇联指导下,以奉贤区教育学院为主体,成立了奉贤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先锋作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活动,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大格局。
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的百花齐放离不开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营养滋润。《智慧合作: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高中教育版)》作为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重点支持项目、奉贤区学校自主发展星光灿烂计划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根据高中阶段学生实际和家庭教育需求,将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合作指导家庭教育的思想贯穿始终,充分考虑到高中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努力通过有效科学的方式,传递关爱与支持,展现了当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工作任重道远,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教程只是提高广大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的基础工程。衷心希望奉贤区教育学院发挥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在未来工作中能通过扎实开展专题培训、开发网络课程、加强校本指导、组织研讨活动等途径和方法,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有效推动家校合作育人实践。同时,期待这本源于实践、瞄准实践的家庭教育指导教程能落脚到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服务奉贤区数万家庭和学生。此外,希冀正在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学术高地、信息高地的奉贤区教育学院能在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建设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是每一位奉贤教育人的追求和梦想,期待大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作者张竹林,从教学一线中成长,多次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和教育 部委托重大项目(负责基础教育 部分)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多项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主编多本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文化专著,在中文核心期刊和省市级以上教育专业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代教学》杂志教育专栏作家,论文多次在中国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年会收录并作交流发言。
前言
第一编
家庭教育指导认知
第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概述
第一节 家庭教育指导依据
第二节 家庭教育指导现状
第二章 家庭教育指导新方位
第一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政策导向
第二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变革要求
第三章 高中生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
第一节 高中生身心发展与综合素质评价
第二节 高中生家庭教育指导的侧重点
第二编
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第四章 集体指导
第一节 家长学校
第二节 班级家长会
第三节 家长开放日
第四节 家长接待日
第五节 爸妈成长营
第五章 个别指导
第一节 上门家访
第二节 家长来访
第三节 个别心理辅导
第六章 媒介指导
第一节 传统媒介
第二节 现代媒介
第三节 网课开发
第七章 合作指导
第一节 班级家委会
第二节 家长志愿者
第三节 家长沙龙
第三编
家庭教育指导实务
第八章 家庭教育中的学业指导
第一节 初高中衔接
第二节 学习专注力
第三节 家庭作业
第四节 学业焦虑
第五节 人生观教育
第九章 家庭教育中的生活指导
第一节 时间管理
第二节 舆论引导
第三节 网络沉迷
第四节 亲子疏离
第五节 家校沟通
第十章 家庭教育中的青春期指导
第一节 人格养成
第二节 情绪管理
第三节 人际交往
第四节 异性交往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指导
第一节 家长在生涯指导中的定位与作用
第二节 指导家长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
第三节 指导家长帮助孩子选科
第四节 指导家长拓展职业资源
附录一
附录二
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