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洋桥破浪》描写了一百年前中国北方一个较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北京顺义的苏庄洋桥的建设过程。
苏庄闸桥的兴废几乎就是一段历史兴亡的缩影,当时许多政界高层人士牵扯其中。从县知事到村正村副,从乡绅到贫民,从军阀到土匪,从清朝遗老到江湖术士,从外国洋行到出家僧人,无不卷入苏庄闸桥的盛衰荣辱之中。
《洋桥破浪》以史料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以人叙事,以事彰人,具有丰富的资料性和极强的可读性。
《洋桥破浪》描写了一百年前中国北方一个较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北京顺义的苏庄洋桥的建设过程。苏庄闸桥的兴废几乎就是一段历史兴亡的缩影。
《洋桥破浪》以史料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以人叙事,以事彰人。本书具有丰富的资料性和极强的可读性。
前言
苏庄的闸桥与引河,洋桥破浪曾是顺义人引以为豪的顺义八景之一。如今,残桥仍在,流水依然。此工程在民国初年,亦算是中国北方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所以称洋桥,是因为由洋人设计,用洋人资金,用洋人材料,由洋行组织施工。从1917年(民国六年)酝酿(甚至可推至民国元年),到1925年(民国十四年)建成,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被大洪水冲毁,只存在了十四年。当初民国政府引以为傲的苏庄洋桥,似乎固若金汤,可在超常大水的冲击下,有如土鸡瓦狗,轰然倒塌。在这期间,围绕此洋桥,发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件及动人的故事,似乎已经被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那洋桥破浪的风景,也只是残留在县志中、故纸堆及老人雪泥鸿爪般的回忆里。当一个世纪以后,作者以极大的热情,以衰朽之躯寻秘探微时,才发现苏庄闸桥的兴废,几乎就是民国历史兴亡的缩影。从民国总统到总理,从县知事到村正村副,从乡绅到贫民,从军阀到土匪,从清朝遗老到江湖术士,从外国洋行到出家僧人,无不卷入到苏庄闸桥的盛衰荣辱之中。而作者最大的体会是,顺义人民为了天津商埠,为了当时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十几个国家的外贸利益,毅然承担了将潮白河水引进北运河,增水海河,冲刷泥沙,行驶商船。而顺义人民,几受灭顶之灾。牺牲顺义,引水济津,是苏庄闸桥及引河功能之利弊所在,也是作者从史料钩沉、潮白涛声回响中得出的结论。也印证了从民国初年,农村即支持城市,农业即补益工商业,中国社会进入到以农耕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的时期,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历史已经远去,当事人先后作古。洋桥破浪,只是顺义人已经遗忘或将要遗忘的梦境而已。但愿不要让苏庄残桥的斑斑铁锈和暗淡红砖成为顺义文物的盲点。历史可以翻过,但不能忘记;历史可以不看,但不可以磨灭。
作者在写此《洋桥破浪》伊始,确立的行文原则即是:以史料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以人叙事,以事彰人。所采用的是小说笔法,也可以看作是一部非虚构小说。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所搜集的材料有限,视野有限,文中肯定有不准确处, 错讹处,疏漏处,甚或前后矛盾处。敬请关心苏庄闸桥及引河工程的诸君文友、才子骚人,进行批评、指正、纠错、勘误或拾漏补遗。作者将不胜感激涕零,本人幸甚,苏庄闸桥幸甚,顺义文物幸甚!
作者
2021 年4 月18 日
于顺和花园临河居
后记
写《洋桥破浪》的缘起,是当时主持文化馆工作的胡广星先生,他是一个很想干一些事情的人。于是召集全区二十几个所谓的文化人,分成数组,认领顺义区诸个不可移动的文物,如无梁阁、碧霞宫、狐奴山等。我则认领了苏庄洋桥,并为组长,脖子上还给挂了一个头衔牌牌,美其名曰北京市顺义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证,还笑呵呵愿打愿挨般地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条款中明确规定:自费考察,自负安危。
于是我就带了几个人,拿个鸡毛当令箭,举个蒜皮做旗帜,到实地考察,访村民遗老,野炊寻旧迹,却也写了几千字的考察文章。
就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我体会到,一百年前当时中国北方一个较大的水利工程苏庄洋桥,绝非是几千字就能概括得了的。既然要写,就应该对历史负责,对文物负责,对自己负责。我想自己作为顺义的一个文化人,应当留下一点儿写家乡实实在的东西,吾又有志于此久矣!
于是我一头扎进北京市档案馆里查阅资料,资料如线团,一旦抻开头,就秃噜秃噜,源源不断。我陷入其中,前后有一年之久。得到及阅览有关苏庄洋桥资料,达百余万字之多。
正是基于这百余万字,才有了现在读者看到的这近三十六万字的作品。可这部作品从文体上如何定位,我也说不好。说是小说吧,小说的特点就是虚构,但我这部作品里,人名、地名、事件、时间都是真实的,几乎都有据可查。若说是非虚构,也不尽然。为了表现眼见得建洋桥,眼见得桥建成,眼见得桥塌了, 为了连续性与完整性,却又设计了一些虚构情节用以连缀。同时,又故意将一些历史文件放在文中,显示其文献价值。
写完后发现,本书竟牵扯到几百个活生生的民国人物,几十个鲜活的历史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都与这座洋桥的兴废息息相关。这座残桥犹在,是顺义令人印象深刻无比珍贵的建筑遗产。但相关人物早已作古,相关的故事已被埋在故纸堆里。我的使命就是将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在我的文字中复活,让受其汤汤潮白河恩泽的子民感知那段历史。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为了建这座洋桥,多少志士仁人,乡贤土著,或积极筹资,或八方奔走,或忍辱负重,或为民请命,才能在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军阀混战的政治生态中,诞生了本来就先天不足、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注定是短命的。
但洋桥的建成,在当时自有其历史的地位和意义。滚滚潮白河水,以每秒六百至一千立方米的流量,以小长江的态势,源源不断注入北运河,纳入大运河的水系,充盈海河,哺乳天津商埠达十四年之久。共输水三千亿多立方米。
更为可贵的是,熊希龄等那一代水利人,是现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开现代水利之先河。最先提出在潮白河上游密云、永定河上游官厅建大型蓄水池并做了前期查勘设计绘图工作,此设想与设计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得以实现。
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众多朋友的帮助,如徐子建、唐朝晖、李岩、肖文强、金克亮、赵炳玉、胡广星、高洪秀、魏子楚、刘振祥、李晔、王艳霞等诸君及北京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参考借鉴了不少书籍,如周秋光所著《熊希龄传》《熊希龄集》;张之路所著《香山慈幼院》等。也十分感谢网络,提供一些资料。
也衷心感谢杜芳伦老师为此书题写书名。
本书肯定有错讹处,望读者指疵,不胜感激之至!
许福元
初稿2022 年2 月1 日(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初一)
于六祖慧能故里菩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