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欧罗巴、亚美利加、阿非利亚、亚细亚四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翡冷翠的人与人文 ; 哲学、神话与文明 ; 希伯来语的重生 ; 莱蒙湖的灵晕等。
旅行、大旅行与深旅行 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白皮书,其中提到 ,“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 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 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 里都能去逛逛’,见识阅历 更加广博”。这的确是一个 极大极好的变化,不仅展示 了当代中国青年不同于之前 时代青年的成长环境,而且 从青年视角看到了一个日益 融入世界的中国。 旅行之于当代中国青年 来说,已经成为基本的生活 方式、休闲方式,即便是国 际旅行也是愈发司空见惯。 与父辈们的国际旅行往往采 用团体游不同,当代中国青 年更愿意以自由行的方式出 行,这得益于青年们的语言 能力、国际视野与个性追求 ,无疑是一种积极的进步。 然而有趣的是,当越来越多 的青年们走出国门自由旅行 后,所谓“小众旅行”又渐渐 变成了“大众行为”,具体来 看,到国外特别是欧洲看到 的往往就是教堂、广场、博 物馆,做的事情往往就是品 美食、拍美照、发朋友圈。 久而久之,大家似乎也觉得 缺了些什么。 或许是因为看到的东西 太重复了;或许是因为能做 的事情太有限了;或许是因 为再美的景致、再美的建筑 如果没有故事也缺乏能打动 人心的触点;一言以蔽之, 仅仅“游逛”的旅行缺了与不 同旅行对象、不同历史人文 的“对话”,总觉得缺了些能 长久留存的“味道”。人们常 说,旅行是移动的阅读。延 伸来想,有收获的旅行一定 要有“阅读感”。有质量的阅 读型旅行既要有感官映射与 情感激发,又要有理性介入 ,有人的交流与思想的触动 。 18世纪的英国曾出现一 种专以游学为目的的旅行模 式,史称“大旅行”(grand tour)。家境富裕的贵族和 士绅子弟从牛津或剑桥大学 毕业之际,通常要赴欧陆周 游一番,一来亲身体验西方 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文化发 祥地的魅力,学习语言、艺 术、建筑、地理,二来与欧 陆的上流社会往来交际,学 习优雅言行、高贵举止。这 一习俗延续了一百多年。 从“大旅行”的目的及目 的地来看,一方面,学习礼 仪、品味等举止修养,这以 巴黎为代表的法国之旅为重 点;另一方面,学习艺术审 美、人文主义等思想精神, 这以罗马、佛罗伦萨、博洛 尼亚为代表的意大利之旅为 重点。从“大旅行”的实施来 看,其最大特点是这些青年 人在旅行地往往会停留较长 时间,与当地人有深度交往 ,了解学习其文化。从“大 旅行”的效果来看,其影响 了百余年英国青年人特别是 上层青年的成长,并进而影 响了整个英国社会的气质风 尚,更有意义的是,游学作 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当代西方 教育中依然普遍运用。 我曾访问过意大利一所 专门研究美食的大学,据校 长介绍,在学校不到两年的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 生有三次为期一周的学习旅 行的机会,可以到世界各地 去考察,其目的是让学生通 过切身体会,从口味、营养 、成分、文化等多方面掌握 不同美食的内涵与特征。这 些年来,学生们去过五十多 个国家旅行,而旅行需要的 学术支持和后勤保障都由学 校安排,指导教师也会全程 陪同。我曾给国内很多青年 人介绍过这所学校的这种培 养模式,无不引起即时艳羡 ,希望参与者不在少数。 阅读型国际旅行给参与 者带来的收获是潜移默化、 日积月累的。通过直接与不 同的人与人文接触,可以直 观地了解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看到与自身不同的“另一 种存在”,“见”得多了,自 然“识”得深了,在此过程中 会逐渐思考人类的源起、构 成与未来,思考人文主义的 精神与可贵。 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文 化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体现了对神权的反抗,呼唤 人性的解放,以达·芬奇、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 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都以自身 的才华展示着人体的美;在 工业革命时期,人文主义体 现了对技术主义、机器主义 、工具主义的反抗,呼唤对 德性的重视,许多教育家对 大学教育的反思和对通识教 育的坚持,都在追求对“人” 的塑造而不是“物”的制造。 尽管这些人文主义的内涵不 同,但都强调向古代经典学 习,其实质都是人本主义, 强调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的理念。 15、16世纪之交是欧洲 成为世界中心的时代,迪亚 斯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 美洲、达伽马发现印度、卡 布拉尔发现巴西、麦哲伦完 成环球旅行,还有哥白尼发 现了太阳的中心地位,这些 发现改变了世界的空间和时 间尺度,也改变了世界的格 局。如果说这些人改变了人 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有 一位欧洲人,却改变了人类 的精神世界,尽管他的名字 在后世不是那样显赫,他的 思想在科学主义与实力主义 盛行的时代里更是显得不合 时宜,但他的名字——伊拉 斯谟,值得我们记住。 伊拉斯谟1469年出生于 鹿特丹,集诗人、语言学家 、神学家、教育家于一身, 被誉为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 人文主义者。奥地利作家茨 威格专门为他写了传记,认 为“他是第一个有世界主义 意识的欧洲人,他从不认同 这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更
翡冷翠的人与人文
一个外国城市有两个中国名字可是少有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就是这样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翡冷翠。如同中国古人的名字有大名还有字,像诸葛亮字孔明,如果这个“字”取得好,往往会与大名同样被人称道,因而孔明先生不但被频繁使用而且显得更有味道。同样,翡冷翠这个名字之创意,为国人所喜欢,甚至被誉为最美的外国城市译名之一。我以为,这种美,不仅是因为“翡冷翠”的字面之美,更重要的是,其文字中蕴藉着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美的意境。这是一种具有浓郁历史气息的人文主义之美。
一
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佛罗伦萨,北边有米兰,南边有罗马,前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后者具有强大的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而居于它们之间的佛罗伦萨,其影响力一点儿不亚于这两座城市,甚至更具吸引力。究其原因,就是其强大的文化魅力,源于这座城市中曾经出现的著名人物以及城市中数百年来弥漫的人文气质。事实上,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已经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全世界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圣地。
当我走出佛罗伦萨火车站,踏上这座城市的土地,一眼望见的就是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那种历史感扑面而来。当我在感慨时,同去的意大利朋友就笑着说,这可不是佛罗伦萨最老的、最美的建筑,往前走吧,很快就能看到这座城市里真正的历史与美。
在佛罗伦萨,我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但丁故居。这位伟大的诗人1265年出生于佛罗伦萨,写作了长诗《神曲》,奠定了现代意大利语,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曾经表达了对但丁的高度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如此评价,表明了但丁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地位。
但丁还有一句话被国人反复引用,而这句话转引自马克思。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的最后,马克思引用了但丁的话:“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这是套用了但丁《神曲》中《炼狱篇》第五首歌中的一句话。
在佛罗伦萨古城中心的但丁故居里,可以看到但丁家族的图谱;看到地狱的图示,如倒金字塔般的九层,严格按照作品中的叙述,标注了灵魂罪恶的不同层次和名称;看到炼狱的图示,如正金字塔般的九层,也是严格按照作品中的叙述,灵魂经过不同层级的洗礼最终可以达到天堂。当然,最有历史感和冲击力的,是但丁死前的面具,让今天的观者可以想见距今约700年的公元1321年但丁临终前的面容。
同去的意大利朋友看我在故居里很是激动,“揶揄”道,这里并不是真的但丁故居呢!只是后人根据他的叙述复原的。我说,尽管如此,但就是在这里,才可以最近距离地接近这位伟大的诗人啊!何况从1911年这里辟为但丁博物馆至今也已经超过100年了呢。
二
紧接着的第二站,来到了圣十字教堂。之所以我要选择来这里,也是因为这里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许多伟大的人物。这座教堂兴建于13世纪末,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尽管它的规模不是最大的,但其意义在于与之联系在一起的人。在教堂外就可以看到伫立的巨大的但丁雕塑,突出了但丁与这座城市、这座教堂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教堂里安葬着几位著名的人物: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1469年生于佛罗伦萨,1527年终于佛罗伦萨,一生的事业与思考都是在这个城市进行的。他从29岁开始有长达14年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高级官员的经历,因而写出了旷世的《君主论》。据说,这本书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皇帝、国王、统治者们的必读书目,拿破仑在这本书上写满了批注。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义已经成为专有名词。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择手段的权谋之术,肯定者认为这是对政治规律的深刻揭示。但不管批评与肯定,大家都承认,正是在他这里,从人的视角而不是神的视角来看待国家、政治、军事。马克思曾经把马基雅维利与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并列,认为他们“已经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从理性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神学出发来阐明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实,马基雅维利在晚年,还写作了《佛罗伦萨史》,讲述了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92年这座城市的历史。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历史学的重要著作。作者以人文主义的笔触来描写这座城市,讲述不同阶层的鲜活的人的故事,也揭露了教皇及其统治集团的负面行为。
看着安静躺在圣十字教堂内的马基雅维利,回想当年他的人生起伏,尽管遗憾他因为政权变动没有能够继续自己喜爱的从政事业,但又庆幸于他没有继续从政,否则这些伟大的著作又从何而来呢?其实,对于那些有写作才华的大人物来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