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卖点
◎继《说春秋》《说战国》之后,贾志刚再度说《论语》,延续经典解读。
◎颠覆传统,重现《论语》真相:孔子不是圣人,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一个到处求职却不被录取的失意者、一个爱发脾气爱面子的邻家老头。孔子的话有真理也有吐槽,孔子的教学有成功也有失败。
◎打乱了原有的顺序,重新整合。上篇罗列出孔子关于为人处世的贵族精神18条,总结出孔子自省、知耻、自尊自爱、包容和敬畏的品质。下篇则针对性地对孔子的弟子进行专题介绍,为我们还原了完整的孔门弟子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千古帝王师的教学成果。
◎罗列了钱穆、杨伯峻、李零等大家的解读。相比之下,贾志刚的优点在于:语言浅显、故事性强。书中对《论语》的论述并不停留在训诂、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更多的关注故事发生的背景,比如孔子被匡地被围,逃走之后发现颜回丢了。贾志刚用自己的理解详细介绍了当时的背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得意门生的颜回为什么丢了都没人发现?还有诸如孔子怎么骂宰我、孔子如何挑女婿、孔子怎样交朋友等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是一部兼具故事性和知识点的历史读物。
编辑推荐
◎《<论语>的真相》是喜马拉雅3000000粉丝的百家讲坛嘉宾、畅销书《说春秋》《说战国》作者贾志刚的又一力作。
◎贾志刚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再现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者,一个有着卑微梦想、四处奔波的政治失意者,一个恓惶无奈、理想得不到施展的老人。
◎以《论语》为基础,结合前人解读,是一本具有故事性和知识点的历史读物。
◎重新整合《论语》的20个篇章,归纳18条贵族精神,总结孔门弟子的人生成长路,一口气讲透《论语》。
◎孔子虽不是一个完人,但确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刻的人。不读《论语》,也不就了解数千载华夏文明的主流思想。
◎南怀瑾说: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序一 我为什么要解读《论语》
首先我想说说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解读《论语》的人成千上万,各类因《论语》而成的
大师也是不胜枚举。既然有了这么多解说,为什么我还要来凑这个热闹?因为我
要讲的是《论语》的真相。
先来说说我对《论语》了解和理解的过程。
从前我对《论语》毫无兴趣,不过还是买了几本解读《论语》的书来装模作
样。不看还罢,看了几眼之后,对《论语》平添了几分厌恶,感觉满篇絮絮叨叨
的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把戏,感觉孔子就是一个骗子。
后来写《说春秋》,第七部是孔子世家,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研究《论
语》。这个时候,因为时代背景已经很清晰,所以对于孔子的言行多了许多理解。
到写完孔子世家,《论语》的背景就都了然于胸了。
到这个时候,对孔子的印象就是一个邻家大爷,是一个看上去严肃,实际上
很和蔼、慈祥、博学、幽默的老师。《论语》并不枯燥,也并不说教。也是这个时
候我发现,历来的解读者九成以上根本不了解《论语》的时代背景,也不了解孔
子的个人背景。
我决定重新解读《论语》,于是,就有了《说论语》的出版。
《说论语》以时间、人物、概念为线索,对《论语》所有章节重新排序。于
是,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论语》中每一章的事件背景、孔子和学生之间的
关系、孔子的思想变化过程。
可以说,《说论语》给出了《论语》绝大多数章节的背景和真相,这是此前的
同类书所不具备的。
当时我很得意,我认为《论语》不过如此,不过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后来的若干年里,我接触并且感受到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差
异。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就越是懂得守规则、反思、包容、自尊、自信等。我猛
然发现,其实这些东西一样不少都是《论语》所强调的。
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我明白了一点:孔子生活在一个贵族
的时代,他所宣扬的周礼就是贵族的规则。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贵族社会的时代。可是,从秦朝开始,中国进入了皇
权专制社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历来的解读者
们无法正确解读《论语》呢,因为他们与孔子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下。
孔子强调反省、包容、自尊、守规则、礼仪礼节、情商、统治者以身作则,
反对忠君思想,践行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而绝大多数解读者的解读原则只有一
个:忠君爱国。
有人说了,大师们强调的不是忠君爱国,而是仁义道德。不错,可是,强调
仁义道德的目的就是要忠君爱国。
可以说,他们的解读与孔子的本意南辕北辙。
孔子和《论语》被误解很多年。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整理《论语》中所要表达的贵族精神,也就是孔子
所说的君子的精神。最终,我得到了贵族精神十八条标准,并依此对《论语》进
行了重新排序和解读。
到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才算真正理解了《论语》,感受到孔子的伟大。他
为这个国家、民族留下了一份最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有机会、有可能重拾贵族
精神,在骨子里留下一点贵族的血脉。
我希望这部书能够让读者重新认识《论语》、孔子。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
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重新了解贵族精神,重新成为一个贵族、一个走到全世界都
受尊重的人。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的文化复兴了。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我决定采取对比的方式解读《论语》。所
以,我在这里挑选了几位大师的解读来进行对照,他们都是我尊重的学者。
这几位大师和他们的著作就是:钱穆先生和《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和
《论语译注》(用于本书第二册)、南怀瑾先生和《论语别裁》、李零先生和《丧家
狗:我读〈论语〉》、李泽厚先生和《论语今读》(用于本书第一册)、傅佩荣先生
和《傅佩荣解读论语》(用于本书第二册)、鲍鹏山先生和《论语新读》(用于本
书第一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如有得罪之处,还望大师们海涵。当然,如果你的手
头还有其他人的《论语》解读,不妨自己拿来对照,择优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