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里的微言大义
邱华栋
安谅《你是一棵吉祥草》是他的《明人日记》系列选编,里面的80篇所谓日记,以明人之眼,扫射涵盖职场、家庭、休闲、读书等,可见到人生百态。虽言日记,实则是一个个虚实相间的短小说,每一篇都是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又篇篇不同,发出叽叽啾啾的复调之音。因此在微型小说这种文体上,安谅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本,也丰富了这种文体的延展性。
安谅的微型小说非常有识别度,读起来非常亲切,搁在枕头边、沙发边,或者轻巧温柔地蹲在一摞沉重的辞典上,让我随时都能够拿起翻开来,读一篇进去,享受流丽密集的审美感受。
我认为读这本书,不需要正襟危坐,因为《你是一棵吉祥草》非常具有亲和力。它是一本与你我的日常喜怒、得失、荣辱都将产生联系的书,因为它的日常性,我们可以随时进入,自然也可以毫无负担地离开,等待下一次再次展开它。如果有人看过我读书的样子,我可能都是眉头锁着或至少是面色严肃地看长篇小说,但阅读这种来自一个作者生活,明确的个人视角的微型小说,我却时常会有欣快之感与会心之感。
安谅的写作当下体现出非常独特的品质,就是作家对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把握,非常难得。这本书中的很多篇目仔细看去,都能发现其中蕴含作家浓厚的自我意识。许多作家会说自己为了苍生写作、为了未来写作,但恰恰缺失了自己谁都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另外,在一个短视频、短博客(微博)火爆的时代,文字的传递效能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是对文字功能的一种要求,还是对作家的提醒:我们不能够拒绝读者,需要友善地对待写作这项劳作的期待视域。自然,深沉漫长的文字有其永恒的价值,但简短的微言大义却是一种主动敞开自己与读者更为平等的交流姿态。明人的这些精致的小说就非常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心灵,因此,他的小说就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力图让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感悟到微言大义的力量。
写作短小说的人,不可能不从《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中转益多师,而欧·亨利、契诃夫、巴别尔也都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小说的杰出技术。不论是谁,都足以在写作者的头脑里横亘出一片连绵的山脉,遥远地伏在那里,成为不可忽视的标准。安谅有这样的文学史的自觉意识,我想他的良苦用心融合到了小说技法之中。
小说中,明人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形象公务员、文化人、宽和之人、平凡之人。有时候觉得他真是平凡啊,是一个会不好意思拒绝健身房有偿指导的尴尬人,有时候是一个对局势洞若观火的明白人,有时候还是个犯过一点错误却羞于启齿道歉的糊涂人,也是一个会劝年轻人体谅父母心情的老好人……其实不乏黑色幽默,但更多的还是温情,与他的名字一样,内心的安宁坦然与谅解宽宥的人生态度皆不可或缺。一句话,明人这个人物在践行平淡却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非常喜欢的几篇刻画了许多个底层的、普通的、不起眼儿的,甚至形象还有些许不雅的市井小人物,我认为恰好是这些篇目里的俗世奇人组成了安谅小说序列里的新语和志异。他们的名字也许你张嘴就忘,也许你回忆不起他们的面目,但这些人就像少林寺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扫地僧,有自己的绝活儿,当然更有自己的底线。人做到这份儿上,才真正叫作返璞归真。
文学即人学。安谅不写历史的大变迁,人性的大悲恸,他就写普通人的一个个小表情,字里行间、举重若轻。我们是不是要责备他不够宏大,不够复杂,不够戏剧化?如卢梭所说:在人类所有的知识中,最有用却又最不完善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在面对有关人的终极问题时,简明的界定性语言显得这样捉襟见肘。有这样的一个个人物托举着,社会的运转才真正有序。
明人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但不是什么扭转者、缔造者。一个人的高度也许可以用成功这把粗糙的尺子量出来,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是不可以去计算的,也不可能预测和设计,只能够去感知、追慕,安谅的写作其实非常直观地在传达这种内核。因此可以说,他不以高度区分读者,每一种文化层次和文化需求的读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安谅默默写作时那种沉静的状态和稳定的心态,其实溢出了历史进程里无法被归纳的感觉。历史的前行虽然由勇士引领,但要依靠平凡、怯弱甚至蠢笨的心灵托举,这些心灵互相调试,最后组成的总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善与正的道路,就这份儿微小的坚持要比天才的爱恨情仇贵重得多。也许可以指望的是,安然和谅解能够被习得吧。安谅已经创造出这么多的好小说,为读者展示了人生的宽与深,那么,他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邱华栋,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