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泡茶馆》《人间草木》《故都的秋》《八十述怀》等40余篇华语散文经典作品, 书写俗世烟火里的温暖和恬静, 如水一样的文字写尽生活妙趣, 呈现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活出内心的安宁与自在。生活, 是很美好的, 人, 是很诗意的, 如果你很累了, 不妨坐下来, 喝一杯茶, 读读这本书。
《菜根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喝茶 …… 梁实秋 003
饮酒 …… 梁实秋 008
泡茶馆 …… 汪曾祺 013
北京的茶食 …… 周作人 024
吃酒 …… 丰子恺 026
湖畔夜饮 …… 丰子恺 032
第二章 四时佳兴,可与人同
东风三月烟花好,凉意千山云树幽,冬最无情今归去,明朝又得及春游。
北平的春天 …… 周作人 041
夏天 …… 汪曾祺 045
扬州的夏日 …… 朱自清 049
秋 …… 丰子恺 053
故都的秋 …… 郁达夫 058
济南的冬天 …… 老 舍 062
江南的冬景 …… 郁达夫 065
北平的四季 …… 郁达夫 070
第三章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
人间草木 …… 汪曾祺 081
马缨花 …… 季羡林 087
养花 …… 老 舍 093
看花 …… 朱自清 096
荷塘月色 …… 朱自清 102
杨柳 …… 丰子恺 106
第四章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 季羡林 113
读书的经验 …… 周作人 116
入厕读书 …… 周作人 120
读书 …… 老 舍 126
写字 …… 老 舍 131
买书 …… 朱自清 135
三家书店 …… 朱自清 139
第五章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
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馋 …… 梁实秋 153
酸梅汤与糖葫芦 …… 梁实秋 158
做饭 …… 汪曾祺 162
五味 …… 汪曾祺 166
故乡的野菜 …… 周作人 172
南北的点心 …… 周作人 175
吃的 …… 朱自清 182
饮食男女在福州 …… 郁达夫 188
第六章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不完满才是人生 …… 季羡林 199
八十述怀 …… 季羡林 202
“住”的梦 …… 老 舍 208
闲居 …… 丰子恺 212
山水间的生活 …… 丰子恺 216
闲暇 …… 梁实秋 220
无事此静坐 …… 汪曾祺 224
【作者简介】
季羡林 汪曾祺 梁实秋 丰子恺 周作人 老舍 朱自清 郁达夫
华语文坛8位文学大家的生活美学之书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故都的秋》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爱一物,是兼爱它的明暗两方面。否则,没有暗的明是不明的,是不可爱的。
——丰子恺《山水间的生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
一日当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倒是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环境造成的。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我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这种功夫,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边的别墅中才能构想。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曾见齐白石一幅小画,画的是淡蓝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颇长的题记,说这是他家的野藤,花时游蜂无数,他有个孙子曾被蜂蜇,现在这个孙子也能画这种藤花了,最后两句我一直记得很清楚“静思往事,如在目底”。这段题记是用金冬心体写的,字画皆极娟好。“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