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黄河流域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利用农村现有渠系、坑塘等, 构建了草-藻协同三级净化系统, 对农业面源进行净化处理。分析了基于沉水植物的水下森林构建技术和基于微藻的藻类水质净化技术在典型引黄灌区的应用潜力, 比较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氮磷净化效率, 确定了其主要功能指标。并结合引黄灌区渠系特征, 利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形式, 构建了适宜引黄灌区的草-藻协同生态沟渠构建技术, 以生态拦截为主要手段, 从污染输移途径上下功夫,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入河总量,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前 言 第1章 黄河流域河流水系及水环境特征(1) 1.1 自然地理概况(1) 1.2 水环境概况(7) 1.3 引黄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10) 第2章 沉水植物和微藻在水体生态净化中的应用(16) 2.1 沉水植物在水体生态净化中的应用(16) 2.2 微藻在水体生态净化中的应用(29) 第3章 黄河流域优势沉水植物筛选及其应用潜力分析(51) 3.1 流域常见沉水植物资源(51) 3.2 典型灌区尾闾湖泊沉水植物生境调查分析(64) 3.3 优势沉水植物氮磷净化能力分析比较(77) 3.4 优势沉水植物环境适应能力对比(88) 3.5 黄河流域优势沉水植物氮磷去除机制(95) 3.6 黄河流域优势沉水植物应用潜力分析(114) 第4章 黄河流域典型微藻筛选及其应用潜力分析(117) 4.1 流域典型微藻资源特征(117) 4.2 典型微藻培育及生长特性研究(132) 4.3 典型微藻氮磷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170) 4.4 微藻污水处理的相关机制研究(186) 4.5 黄河流域优势微藻应用潜力分析(191) 第5章 引黄灌区草-藻协同生态沟渠构建关键技术(199) 5.1 技术原理及组成(199) 5.2 生态净化节体布置(0) 5.3 生态净化单元配置(1) 5.4 能参数及说明(7) 5.5 运行维护技术要点(9) 参考文献(212) 后 记(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