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一部聚焦国企改革与振兴的原创长篇小说,时间跨度为1994年至今。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脱困(1994-1999)、崛起(2000-2009)、辉煌(2010-2019)。本册为第三卷,进入新世纪,临一机顺应市场大潮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唐子风接替周衡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兼并了临河市各家机床工具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针对国内机床行业高端缺失的现状,唐子风力主进军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在工程师和工人们的支持下,临一机建立了数控机床配件体系,形成了自主技术的高端数控机床,并打入了国际市场。
《脱困》:20世纪90年代,大型国企临河机床厂陷入困境,难以为继。工业部下派干部,重新组织厂领导班子。年轻的干部唐子风思想活跃、正直勇敢、敢于创新,任厂长助理后即协助厂长周衡一扫弊习,统一思想,整顿作风、追讨欠款、积极开拓新业务,带领全厂逐渐走出困境,扭亏为赢。唐子风积极调动下属各个机构的积极性,奖勤罚懒,按劳分配,转岗分流。对外拓展市场,取得客户信任,设计新型重镗机床,逐步取代进口同类产品。在技术上,努力提高技术含量,与图奥公司合作,将CAD制图软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改革劳服公司,分流职工,使得临一机可以轻装上阵,全面减负脱困。
序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历经十年时间,中国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以全新的面貌走进21世纪,成就了今天这个制造业增加值力扛美、德、日三国总和的工业强国。
体制转轨的成果是辉煌的,但转轨过程中的阵痛也是刻骨铭心的。20世纪90年代中叶,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大批企业破产倒闭,一些重要领域的骨干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国有骨干企业更是承载着引领国家技术发展、守护国家技术安全的重任。然而,老国企的积弊也是不容讳言的:领导思想僵化,职工人浮于事;企业办社会的传统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内部激励不足导致技术停滞,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之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国外同行业巨头不断涌入,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改革,就只能坐以待毙。《何日请长缨》这个故事的源头便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企转型脱困的政策,一批思想开放、作风正派且能力出众的国企领导人脱颖而出。他们在企业干部职工的支持下,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涅槃重生。《何日请长缨》中的周衡、唐子风,就是这些国企领导的缩影。
《何日请长缨》是我创作的第四部工业史题材网络小说。此前的几部作品,《工业霸主》讲述的是工业情怀,《材料帝国》展现的是科技之美,《大国重工》探讨了举国体制,而《何日请长缨》侧重的则是管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情怀、技术、体制、管理,都是工业发展中的元素。中国能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状态,发展到今天成为傲视群雄的世界工厂,上述每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元素中都蕴含着精彩纷呈的故事。
与其他几部作品相比,《何日请长缨》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是一部以文科生为主角的小说。作品中的主角唐子风是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学系的毕业生,是其女友清华大学学霸肖文珺眼中的工业盲。作为重要配角的王梓杰、包娜娜、李可佳、梁子乐等,也都是文科生。顺便说一下,如果小唐的教育背景设定是真实的,那么他就是真实世界中作者君的大学同班同学,甚至可能是同一个宿舍的兄弟。
正因为作者君自己也是文科生吧,本书会不时以此为哏,狠狠地调侃一番。例如文中的这几段:
李可佳点头说: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是看好这件事的。重要的就是,我让图奥的同事评估过,他们说赵云涛、刘啸寒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编程天才。你知道吗?他们早写华夏CAD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直接拿Debug写的。
这个很了不起吗?唐子风问。
听说挺了不起的。李可佳说。
于是两个文科生各自沉默了半分钟,为自己的计算机知识默哀。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文科生往往会被调侃为不学无术的废柴。而事实上,文科与理科只是专业分工上的差异,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二者做出的贡献并无二致。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同样也需要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而所谓的文科生,便是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践者。书中的唐子风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在经营管理中智计百出,并号称拥有一条可以医死人、活白骨的三寸之舌,能够在管理中说服思想上存在障碍的干部职工,在谈判中说服心存疑虑的合作伙伴,这便是文科生的才能所在。或许,这部书应当有一个副标题,那便是《一个文科生的逆袭》。
《何日请长缨》的书名,源于伟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词句。作品以机床行业为背景,而机床是工业之母、万器之祖,是从事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工具,恰如缚住苍龙的长缨。
现实世界中,我国机床产业的发展略微滞后于小说位面,但小说所描述的趋势是真实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走工业化道路,就是为了让民族工业能够实现真正的自主,人民能够真正站起来。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机床产业曾经经历过至暗时刻,中高端机床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厂商所垄断,机床贸易持续处于大幅逆差的状态。许多关系国计民生与技术发展的高端机床完全依赖进口,一些与国防尖端技术相关的机床更是长期处于被卡脖子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机床行业迎难而上,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机床行业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各种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机床,复合式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等相继问世,国内空白基本得到填补,从而为国家的技术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在中国民族工业实现自主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工业人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他们老带新、父传子,传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中国人的骨气与志气。技术工人精益求精,发挥大国工匠精神,在实践中创新,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技术工程师甘于平凡,积极攻克卡脖子难题: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共和国的劳动者,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践行者。《何日请长缨》推开临河机床厂这扇窗,希望读者能通过周衡、唐子风、秦仲年、韩伟昌、肖文珺、于晓惠、宁默、苏化这些人物,看到身边许许多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可爱的中国人民。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国机床行业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收复失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机床行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物美价廉、售后有保障的中国机床越来越受到一带一路国家的欢迎,中国企业互相尊重、互惠互利、诚信交易的原则也赢得了口碑。中国大型装备走出去,输出一带一路国家,帮助当地建设,造福世界。这既彰显了中国方案,也体现了中国智慧,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同时,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恰如其分地呼应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
不过,具体到金属切削机床这个分类,中国依然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机床行业仍需不忘初心,整理行装再出发。
技术概念和数据是枯燥的,但机床行业的故事却可以是妙趣横生的。就让我们用小唐的视角,去回望这二十余年行业突飞猛进的艰辛与辉煌吧。
如果这部作品碰巧被一位少年读到,有幸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多增添一分身为中国人的自信与坚韧,对作者君来说也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