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如何修复恐龙化石的图画故事书。在中国古动物馆内展览了众多古代动物化石,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恐龙化石了。这本书从恐龙化石的发现讲起, 详细介绍了科研工作人员如何挖掘化石, 对化石进行包装、搬运, 以及科研人员如何在工作室利用各种工具一步步、一点点地进行恐龙化石修复, 并最终将恐龙化石完整地呈现在古动物馆内。全书不仅体现了化石修复师们的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精神, 也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化石修复过程的不易。
-
一本以修复恐龙化石为主题的原创图画书。
-
由中国古动物馆的专家撰写,为孩子们介绍化石的修复过程及各种有趣的知识。
-
图文并茂,画风生动活泼,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知识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张平,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古生物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博物馆科普教育和科普展览设计工作,多次组织中国古动物馆野外考察,拥有丰富的博物馆科普经验。
孔明智,中国古动物馆展教部主管,科普活动策划人,科普志愿服务分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古生物科普工作,参与编写了科普图书《每天认识一只中国恐龙》等。曾多次带队去野外进行化石科考挖掘活动
黄芷琦,插画师,曾从事儿童美术教师职业。从2015 年至今,为《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小学生时代》《孩子》《少先队员》等多本杂志绘制插画,有多年人物插画经历。
走进古动物馆一层的展厅,迎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恐龙池。你会看到恐龙池里站立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其中就有“彬彬有礼”的棘鼻青岛龙。由于棘鼻青岛龙的化石摆放在正对着门口的地方,古动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叫它“迎宾龙”。
这个迎宾的棘鼻青岛龙来头可不小。1950 年春天,周明镇博士指导山东大学的师生到山东莱阳野外实习,在一个叫金岗口的地方,他们发现了许多恐龙化石。第二年,由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杨钟健、刘东生等人组织的考察队与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在这里进行了发掘。
这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发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其中就包括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杨钟健命名其为棘鼻青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