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佛教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佛教

定  价:128 元

        

  • 作者:[英]庄士敦著,烜光译
  • 出版时间:2023/1/1
  • ISBN:9787518813964
  •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948 
  • 页码:259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8
8
1
7
3
5
9
1
6
8
4
一百多年前,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著述了好几本英文著作,都是有关中国的内容,目的是向西方读者正面介绍他在中国三十多年间的所见所闻,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佛教》。
这本书共有十三章,开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三教一体的儒、释、道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先把三教比作青铜器铜鼎的三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继而从伦理、宗教和哲学的角度对三教进行解读。作者更愿意着重强调儒教是一种道德伦理体系,而非一些人所认知的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他还认为佛教隶属于哲学观念范畴;紧接着对三教在清末民初的未来走向给予了正面积极的分析和判断。
本书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印度的阿育王和迦腻色迦王对佛教的贡献,同时也对大乘佛教的起源进行了探究。
第三章首先对大乘佛教和基督教进行了比较简要的分析,并反驳了这样一种西方观点,即“后期”发展的大乘佛教借用了基督教的教义。西方学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荒谬论调是由于他们认为大乘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推动下才发展起来的新佛教,时间和基督教的产生一样。另外,他们认为大乘佛教的教义和基督教有很多类似。庄士敦对此做了逐一分析和反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此外,佛陀对于一些神秘的终极哲学问题沉默不答,庄士敦对此进行深度解析,认为一些问题超越了人类理解的范畴,说多无益故沉默不答。尤其佛陀否定任何有关灵魂的理论也被明显地标注出来。
第四章中作者首先对佛教临终忏悔和临终忆念佛号能帮助逝者一步登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质疑。他认为这有违佛教提倡的因果报应、毫厘不爽的法则。其次,他对大乘佛教所说的小乘佛教阿罗汉是自度而不度众生的这一说法提出了反驳。他认为,大乘佛教在挑剔小乘思想的瑕疵时,没有认识到一个自私自利的修道者不可能成为阿罗汉这一关键点。也就是说真正的自我觉悟必然包括奉献和自我牺牲,并最终得出结论,阿罗汉果和菩萨道实际上是相通的。
第五章先是对佛教的八大宗派做了简要说明,然后对禅宗和净土宗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尤其对禅宗的五家或七宗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对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九品莲花境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作者也对基督教和佛教做了比较,他说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基督教认为地狱的惩罚是永久的;而佛教则主张没有永久的罪业,而且整个十方法界最终都会变成清净佛土。
第六章简述了世界各种宗教的朝圣情况,并对一些极端和自残的朝圣行为提出批评,继而对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圣地道场和朝拜活动进行了正面积极的详细介绍。
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福建鼓山涌泉寺出版的《朝山指南》,内容包括出家人在云游参学佛教名山古刹时,要注意的四项训喻和十条事项。这些规矩包括行为举止要如法如律,谦虚谨慎,以及不失出家人身份等。
第八、九、十章介绍了九华山的佛教历史、地藏菩萨以及那里的寺庙分布状况。同时介绍了游访过九华山的历代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比如唐朝诗人李白和文武全才的明朝大学士王阳明等。尤其在第八章,作者对整部《地藏经》共十三品进行了每一品的概括性评述。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介绍了普陀山的佛教历史、观音菩萨以及寺庙分布状况,特别对普济寺、法雨寺和佛顶山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总的来说,作者怀揣着中国情结,理性而正面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他心目中的中国佛教及中国历史文化。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