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图书与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员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系列丛书
定 价:49.5 元
丛书名:中小学图书馆员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系列丛书
- 作者:王富著,王海明,秦俭编
- 出版时间:2023/5/1
- ISBN:9787510686023
- 出 版 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256.1
- 页码:246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是“中小学图书馆员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系列丛书”的第七部,共13章,主要是沿着历史的轨迹,为读者呈现中国图书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清晰脉络,讲述中国古代图书和图书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典籍,让读者对古代图书的形态、内容有所认识,对古代图书的刻印、流通与收藏概况有一定的了解,获得—些有关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的基本知识。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承载
体,对人类文明的保存、传
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巨
大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明,正是通过书籍得以千载
流传。在书籍已成为人类日
常生活必需品的今天,了解
图书演进的过程,追溯与感
受历史长河中流淌的一脉悠
远的书香,无疑是一件很有
意义的事情。
从文字的发明,龟甲竹
帛文献的出现,到造纸术、
印刷术的发明,再到图书普
及的实现,中国图书的发展
历史清晰地映现出中华民族
文明进步的足印。数千年的
积累,使“图书”这个主题包
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这一
主题之下,文字、编纂、纸
张、出版、印刷、收藏、阅
读等各个与图书相关的方面
,无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
。
一般而言,我国图书馆
事业史被划分为古代、近代
、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古代
社会的文献收藏之所称为“
藏书楼”,近代以后社会的
文献收藏之所则称为“图书
馆”。
图书馆(藏书楼)是专
门搜集、整理、保管、传播
文献,并提供文献使用服务
的机构,它的产生是以文字
的出现为前提,藏书活动是
图书馆(藏书楼)最本质的
文化特征。藏书活动源于人
类保存记事的需要。所谓藏
书,是指将不同时代的文献
,依据确定的编排体系,实
施管理、保存与流通的文化
活动,涉及文献收藏方式、
组织方法、管理体制和利用
形式四个方面。只要有利用
文献的需要,就会有藏书的
需求。藏书的目的就是使一
次的使用变为多次的使用,
短期的使用变为长期的使用
,少数人的使用变为多数人
的使用。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
变迁大致经历了古代藏书楼
、近代图书馆、电子图书馆
和数字图书馆四个阶段,其
文献收藏出现过四次重大历
史变革:第一次变革在春秋
末年,改变了“官守其书”的
局面,使得众多平民获得拥
有及阅读图书的可能;第二
次变革在东汉之后,纸张成
为图书主要载体,图书传抄
得以普及,形成除官藏以外
的各类文献收藏系统;第三
次变革在唐宋之际,雕版印
刷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书
籍的生产与流通,丰富了文
献收藏的内容和数量;第四
次变革在19世纪中期,西方
图书馆思想引入,开始出现
与以往藏书楼性质和功能不
同的近代新式图书馆。这些
内容,本书均有所涉及。此
外,对于古代图书馆的藏书
活动,本书还列有古代图书
馆藏书管理机制的相关内容
,对古代图书馆藏书利用以
及藏书家、藏书楼和藏书印
等进行了主题论述。
然而,作为一本关于中
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知识的普
及性小书,本书不可能对“
中国图书及图书馆”这一主
题之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
铺展与深入探究。我们只是
希望沿着历史的轨迹,为读
者呈现中国图书及图书馆事
业发展的清晰脉络,讲述中
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上的重大
事件与重要典籍,让读者对
古代图书的形态、内容有所
认识,对古代图书的刻印、
流通与收藏概况有一定的了
解,并通过此书,获得一些
有关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的
基本知识。
虽然对于中国图书与图
书馆史已有诸多学者的研究
之作,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图书和图书馆是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与传续
者,有关图书和图书馆的专
题史不应当只限于学者的学
术研究之中,而应当为更多
的人所了解。因此,本书的
撰写,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
上,尽量避免枯燥的学术考
据,而以浅近的语言和生动
有趣的历史掌故,来进行叙
述。
希望本书能让读者增长
一点儿有关中国古代图书和
图书馆的知识,激发更多人
了解相关知识的兴趣。
本书第1—5章由秦俭撰
稿,第6—13章由王海明撰
稿。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望
有识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1年7月
王海明,副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主任。长期从事图书发行及教育装备行业工作,研究领域:教育装备、图书馆学、版本目录学、古典文献整理等。
第一章 图书概念、特征与社会价值
第一节 图书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图书的社会价值
第二章 图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图书的产生
第二节 纸发明之前的中国图书
第三节 印刷术发明之前的中国图书(写本)
第四节 图书印刷与出版(刻本)
第三章 古代图书的形态
第一节 古代图书的版式
第二节 古代图书的装帧
第三节 古代图书的结构
第四章 图书的内容
第一节 图书的分类
第二节 四部要籍举例
第五章 图书的编撰
第一节 图书编撰活动的起源
第二节 历代图书编撰活动及特点
第六章 图书的流通
第一节 图书流通的认识
第二节 图书流通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图书流通的作用和影响
第七章 古代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藏书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图书馆的初具规模
第三节 古代图书馆的发展
第八章 古代图书馆的兴盛与繁荣
第一节 古代图书馆的兴盛
第二节 古代图书馆的繁荣发展
第三节 古代图书馆的鼎盛发展
第九章 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
第一节 藏书楼时代的终结与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形成
第三节 晚清图书馆的发展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
第五节 民国时期各类型图书馆
第十章 古代图书馆藏书管理机制
第一节 政府藏书的征书机制
第二节 政府藏书的庋藏机制
第三节 政府藏书的校理机制
第十一章 古代图书馆藏书利用
第一节 古代图书馆藏书利用发展过程
第二节 古代私家藏书的开放思想和实践
第三节 古代书院藏书重在利用
第十二章 藏书家、藏书楼和藏书印
第一节 藏书家
第二节 藏书楼
第三节 藏书印
第十三章 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