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代中国散文总集。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古文观止》选材上起《左传》、《国语》, 下止于刘伯温、归有光, 全面地反映了从周至明数千年的文体变迁, 所选之文多为千古名作, 能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但同时也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册中, 得其上品, 一览而收全功。其内容则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艺术……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小型规模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古文观止》自问世以来, 广受好评, 堪称初学文言文的必读课本。
知识点有注释,生僻字有注音。
一本书读通,国学好文章。
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是当代读者学习了解文言文的上佳读物之一。
原为清代私塾的课外教材,中小学语文考试多从中选材。
原 序
古文宜选乎?曰:无庸也。琳琅触目,美不胜收,则选尚已。古文至今日,操选政者代有其人,駸駸乎有积薪之叹矣,尚宜选乎?曰:无庸也。详略互见,醇疵错陈,则选又尚已。且余两人非敢言选也,集焉云耳。集之奈何?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而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云尔。盖诸选家各有精思深义以抉古人之奥,读之者取此置彼则美者或遗,一概观览则劳于睹记,此余两人所以汇而集之也。
至于考订之下偶有所得,则亦谨附之以备参究,不敢雷同附和以取讥于大雅。若夫声音之间,点画之际,诸家或以为无益于至义而忽之,而不知童子之所肄习于终身勿能忘。况棘闱之中,字画一有不合即遭摈斥,可不慎欤?余两人之从事于兹也有年矣,兢兢焉一义之未合于古勿敢登也,一理之未慊于心勿敢载也,一段落、一钩勒之不轨于法度勿敢袭也,一声音、一点画之不协于正韵勿敢书也。
山居寂寥,日点一艺以课子弟,而非敢以此问世也。间有好事者,有所许可辄手录数则以去,乡先生见之者必曰:“诸选之美者毕集,其缺者无不备,而讹者无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选宜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余两人默然相视良久曰:“唯唯,勿敢当,勿敢当。诚若先生言,抑亦何敢自私?”退而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付诸梓人,以请政于海内君子云。
康熙戊寅仲冬山阴吴乘权(楚材)、吴大职(调侯)氏题于尺木堂。
吴楚材
1655—1719
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清康熙年间人。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终其一生以教书为业。除与其侄子吴调侯合编《古文观止》,又与人一起编写纲目体通史《纲鉴易知录》。
吴调侯
不详
名大职,字调侯,曾任县丞。他嗜“古学”而“才器过人”,同叔父吴楚材一道在家乡教书,因与吴楚材合编《古文观止》而名传后世。
古文观止 卷一
《左 传》
3 郑伯克段于鄢
6 周郑交质
8 石碏谏宠州吁
10 臧僖伯谏观鱼
12 郑庄公戒饬守臣
14 臧哀伯谏纳郜鼎
17 季梁谏追楚师
19 曹刿论战
21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24 宫之奇谏假道
26 齐桓下拜受胙
27 阴饴甥对秦伯
29 子鱼论战
31 寺人披见文公
32 介之推不言禄
33 展喜犒师
35 烛之武退秦师
37 蹇叔哭师
古文观止 卷二
《左 传》
41 郑子家告赵宣子
44 王孙满对楚子
46 齐国佐不辱命
48 楚归晋知罃
50 吕相绝秦
54 驹支不屈于晋
56 祁奚请免叔向
58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60 晏子不死君难
62 季札观周乐
65 子产坏晋馆垣
68 子产论尹何为邑
70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72 子革对灵王
75 子产论政宽猛
76 吴许越成
古文观止 卷三
《国 语》
81 祭公谏征犬戎
84 召公谏厉王止谤
86 襄王不许请隧
88 单子知陈必亡
91 展禽论祀爰居
95 里革断罟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