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散文集。作者出生于华侨家族,在上辑中收录描写华侨家族侧影的文章,展现先辈们为生计而离乡背井,远赴海外,艰难创业,以及华侨家庭饱受聚合离散、悲喜酸辛之苦的历史;在下辑中收录写家族迁居厦门后的生活,以及与华侨文化相关往事的文章。作者由追溯自家过番史而放眼闽南地区过番史,并且展现华侨对于祖国的赤子情怀。此外,作者在书中不仅慨叹华侨家庭的兴衰聚散,而且着力表现以母亲为代表的侨乡女人的坚强和柔弱,字里行间情感浓烈。
上辑:华侨家世
一个小山村的世界播迁
那个从南安内山走出来的俊朗男子
——太祖父澄洋公纪事
凝思:前的一张全家福照片
祖父的相片
魂兮归来
母亲是一座山
生生死死的呼唤
六叔的悲剧
园中那棵芒果树
伤离岁月的悲歌和喜歌
下辑:厦门往事
鹭江道:那朵远去的云
沙坡尾的风
寻找鼓浪屿
《海底反》唤醒的记忆
这一杯苦涩的咖啡
寻找生命的庄严
玫瑰海
钟情
——鼓浪屿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记事
后记
一个小山村的世界播迁
从小听到耳能起茧的祖家刘林村,淹没在高盖山下一片绿绿苍苍的丘陵之中。
高盖山在福建南安县(现改市)西北部的码头、诗山、金淘三镇的交界处。山不算高,海拔只有五百三十五米,因山顶平整如盖而得名。在周围一片葱茏起伏的丘陵上,崛起这样一座森森大山,三峰并峙,形似笔架,亦若驼峰,白云出岫,紫气萦绕,却也显得十分奇峻、壮伟。从地图上看,这里恰是山海交汇的闽南大地的中心,融入高盖山麓的刘林村,像是跳动在这片丘陵中的一颗小小心脏。
高盖山在历留名,得益于唐代诗人欧阳詹。欧阳詹祖籍晋江潘湖,唐天宝十五年(756)生于晋江(一说生于南安,待考)。但他
祖父早年确曾迁居南安,于高盖山旁的芹山结庐,少年欧阳詹曾于高盖山顶筑白云室,读书问学;其母(一说系其祖母,待考)葬于高盖山中,碑题“欧阳妈祖墓”,今尚可寻,均在今日刘林村境内。欧阳詹于唐贞元八年(792)高士,名列榜眼,与韩愈同科并结为好友,支持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著有《欧阳行周集》十卷。欧阳詹为八闽登第人,因此名传后世,被誉为“闽南文祖,福建文宗”,常有骚人墨客,寻迹吟咏于此。南宋时任同安主簿的朱熹,曾专程来南安,登高盖山,寻找欧阳詹读书处,见秀峰列屏,白云绕室,叹曰:“此真乃诗山也!”并为其芹山故居撰联:“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后世遂将高盖山称为“诗山”,位于高盖山南麓的山头城,亦易名,即今天的诗山镇。高盖山下自北向南穿过码头镇全境的一条货运溪流,称为诗溪;从天柱山到溪口,洋洋荡荡十七华里,沿途所经村落,亦以诗门、诗宅、诗坂、诗园、诗南、诗口等地名称之。人以地显,地以人名,不高的高盖山,因欧阳詹而被载入史册。
刘氏先祖于唐末入闽,有一支于南宋初年移入武荣(今南安),不知是否仰慕欧阳詹的声名,首入武荣的恒公,号永斋,选择在高盖山下的码头镇德教乡依仁里北坑结庐①,传衍子息。此地后称刘林(含今刘林、高山两村),永斋公即刘林刘氏的开基祖。几传延下来,聚族而居的刘林村,除几户方姓、谢姓,其余皆是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