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北京电影学院著名学者倪震老师电影评论方面的论文,有宏观的“电影创新之路”“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也有关于导演、摄影、美工的评述,比如20世纪中国主流电影的杰出代表””电影创作道路”。倪震老师凭借扎实的电影实践和丰富的理论学养,对很多我们关心的电影问题、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足印的人物进行了系统深入、见解独到、鞭辟入里,为广大电影研究者和学生拨开迷雾,使读者既能了解电影的前世今生,又能增强对电影流派、关键人物的总体认识,增强电影评论方便的学术修养。
* 以北京电影学院学者名义整体推出的第一套文库,所选老师及作品具有代表性和专业影响力。
* 倪震教授长期从事电影理论的教学工作,对电影理论以及相关导演、编剧、美工等都有深入研究,其理论功底扎实、分析鞭辟入里。除了是优秀的教授,倪震老师还是非常成功的编剧:主要电影剧本《大红灯笼高高挂》,此片获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外语片提名;电影剧本《红粉》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视觉效果银熊奖等。
* 本书精选了倪震老师在电影评论方面的优秀论文,在宏观层面,就新中国电影创新、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等问题展开论述;在微观层面则深入谢晋、吴贻弓、陈凯歌、张艺谋等知名导演的作品肌理,分析其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渊源,对电影学院的学生以及喜欢、热爱电影的人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意义。
写在前面
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即将问世,这是以北京电影学院学者名义整体推出的第一套文库。之所以要推出这样一套文库,我想至少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办学7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个侧面的集中的反映;二是对中国电影学术发展的一个侧面的呈现;三是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乃至中国特色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一个侧面的推动。
北京电影学院创办于1950年,是党和国家创办的迄今唯一一所公办电影类高等院校。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为党和国家的电影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电影教育体系,形成了“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等“五风”办学特质,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高等学府。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有学养、有情怀、有经验的知名学者,这些学者或潜心教学、倾情育人,或着力创作、佳作迭出,或显身国际、享誉中外,他们的人生阅历、发展轨迹和禀赋风格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留下了探讨电影规则、规律的华彩文章。这些文字当中有不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媒体平台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更多都以个人的方式出版与发表。在 7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在梳理 70年办学历史与经验之时,深深感觉到这些散见于个人著作和媒体平台的文字如能较为集中地汇聚与呈现,将是对学校办学历史与经验很好的梳理与总结,借此机遇集中展现出来,必然会对学校事业留下具有文献典藏意义的成果,成为学校未来发展有力的学术沉淀与涵养。
北京电影学院是以培养电影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因此,从专业设置、学科设置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电影类高校的特色。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不仅培养了电影行业所亟须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电影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中,也体现在每一位电影学者术业有专攻的各类学术文字中。将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不同特质的学者较有代表性的文字集中呈现出来,不仅有助于学校学术思想的沉淀与积累,更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高等教育体系。从这些代表性学者的文字的整体性呈现中,可以感受这一体系的丰富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6年 5月 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有代表性的学者们在长期的专业与学术研究当中所留下的这些华彩文章,不仅是对学校自身教学、研究等经验的梳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作出独特、全面而重要的贡献。
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学校决定将自己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知名学者的代表性文字汇集起来,构成本套文库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学校自身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电影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也为中国特色电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倪震,1938年7月—2022年12月,生于上海,江苏吴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理事。主要著作有《探 索的银幕》《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 《银幕上的中国人》等;主要电影剧本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此片获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剧本《红粉》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视觉效果银熊奖等;主要美术作品有《牛虻》插图、油画《导演系女生》等。
1953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随后于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80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教授多门课程,于1986年任理论研究室主任,1994年获评教授,曾多次被评为院内优秀教师,并在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任教期间,曾多次受邀前往国内外大学(如意大利米兰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在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人才的教学经验,搭起交流的桥梁,并坚持进行科研写作和创作实践。2011年在北京电影学院退休后,受聘于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2022年,接受北京电影学院的安排再次回到北京,计划着手研究《江南电影文化——从夏衍到谢晋》。
第一编 历史视野:新时期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
20世纪银幕上的中国人
——纪念中国电影百年
新中国电影创新之路
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嬗变
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
软实力和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
我们将为世界银幕生产什么
——再论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
历史视野中的个体生命
——改革开放 30年电影银幕上的中国人
大众文化心理的满足和扩展
——中国主流商业片的回顾
努力培植中小型电影的优化生产力
低成本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中国电影:叙事经济和意义创造
电影的美文与文学的美文
第二编 肩负重任:记忆询唤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谢晋:20世纪中国主流电影的杰出代表
谢晋电影和中国通俗文学
《天云山传奇》:历史反思和个人写作
一个完美的人是孤独的
_x005f_x005f_x005f_x005f_x001f_——黄蜀芹电影论
历史和诗情
——丁荫楠电影创作论
谢飞:一个儒者的电影人生
吴贻弓的电影创作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者
——陈凯歌电影论
从《长城》到《悬崖之上》:论张艺谋近期电影作品
第三编 匠心于行:理论钻研与专业技术的坚守
钟惦棐的电影美学思想
中国摄影艺术的世纪同龄人
——纪念吴印咸诞辰110周年
一代宗师黄绍芬